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2 道试题
1 .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也难免会遇到一些误解甚至有意的曲解。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 (     )
A.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B.不同民族文化的渐趋融合
C.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2021-08-07更新 | 84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美国一所孔子学院的老师给美国小孩讲“孔融让梨”,孩子们不接受这个观点,并反驳说小孩不应该吃小的,但也不应该要大的,应该用刀切开,跟他哥哥平分,这才叫公平。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是不可逾越的B.不同民族间文化缺乏共性和普遍规律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21-07-31更新 | 208次组卷 | 8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19-20高二上·福建·阶段练习
3 . 芭蕾之于中国是舶来品。中央芭蕾舞团不断吸纳各种流派的芭蕾特色,并从悠久璀璨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元素。注入芭蕾这一外来艺术中,形成中国芭蕾自己的特色。《红色娘子军》《过年》《鹤魂》等优秀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②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③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统一必须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④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扬中华优秀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8更新 | 118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部分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近年,我国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以中国艺术演绎西方经典,通过民族特色、民族气质与国际市场审美的有机融合,提升国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如上海京剧院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成京剧《王子复仇记》,从编剧、导演到表演形式,都进行了“中国化”和“戏曲化”的处理,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增强了文化的生命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④文化“走出去”应在民族文化的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共性中寻找创新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荫余堂”是一座中国清代徽派建筑,1997年整体搬迁到美国赛勒姆小镇。当人们走进这座宅院时,仿佛真切地穿行在安徽的村落间。岁月的气息和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美感,使每个参观者都忍不住惊叹。这体现了(     
①中国文化得到美国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和魅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239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建水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i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③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1-07-07更新 | 54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中国风逐渐席卷全球时尚界。将中国元素搭配时尚的流行元素,是近几年国际品牌常见的设计手法,无论是中国生肖主题的特别款,还是在工艺、设计上采用的中国传统文化,都能看出全球文化和传统中国的融和之美正在走向世界。“中国风”在国际时尚界中成为潮流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世界的欣赏和认同
③中华文化底蕴厚重,历久弥新④搭配流行元素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海明威、马丁路德•金、电影《西雅图不眠夜》、美剧《纸牌屋》……这些美国人熟知的历史人物和大众文化被习近平引用到访美的演讲中,以美国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倾心交流,“习式语言”以真诚再次展示其独特魅力。这说明(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1-05-30更新 | 7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武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10 . 以下分别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运动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文化既是高雅的,又是通俗的
C.文化既是稳定的,又是多变的D.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2021-05-21更新 | 139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