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2017515日,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外国团长配偶参观故宫,并向来宾们介绍了故宫建筑特色,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名称中都有一个字,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和平、和谐的珍视和向往。可见(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建筑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2 .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对联、爆竹、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  )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2017-11-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学业水平)
13-14高二上·江西景德镇·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生活有国界,婆媳无国界”某演员的一条微博无意中道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真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世界各民族文化渐趋融合   
②民族特征越明显的文化越是优秀的文化
③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④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商机,使学习中文的热潮席卷世界。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科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当美国泳坛名将菲尔普斯以教科书般的娇健身姿跃出水面时,身上拔火罐留下的圆痕分外抢镜,被网友戏称为“烙上中国印”。在全球化的道路上,我们曾努力改变和适应,现在却发现“越中国,越世界”。这主要说明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D.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6 . 2017年5月14日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演出《千年之约》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晚会中各种诗情画意的场景、浓郁的中国文化印记,彰显了华夏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不仅惊艳了国人,更惊艳了世界。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   
④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39个国家,70多个国际组织都派出了高规格的代表团出席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由中国首创,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受益的“交响乐”。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沿线国家要打造战略对接,密切政策沟通;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设施联通;扩大产业投资,实现贸易畅通;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增强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将丝绸之路建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之路。民心相通是五个相通的社会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不仅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大不相同,而且社会历史、人文宗教也截然迥异,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巨大的挑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说明沿线国家怎样才能做到民心相通。
8 . 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1849年,融琼州海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骑楼适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的海口骑楼
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②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③是海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       
④表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09-22更新 | 15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9 . 《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
10 .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时指出,金砖国家合作的成功充分证明,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价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不同文明应如何交流互鉴?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