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2014·湖北武汉·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说明各种文明之间只要秉承包容精神,就不会存在“文明冲突”。下列选项与这一思想最贴切的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D.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2019-05-07更新 | 387次组卷 | 38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2 . 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914次组卷 | 26卷引用:西藏林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3 . 感冒了,中国医生习惯于要求病人喝一点儿姜汤,盖上厚被子,别吹冷风,捂出一身汗。而美国医生要求病人洗一个冷水澡。这种差异表明(        
A.中国人所患感冒与美国人所患感冒性质不一样B.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D.美国人治感冒的方式不科学
4 . 2016年11 月30日, “二十四节气”通过审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测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对“二十四节气”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8-06-03更新 | 123次组卷 | 28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功夫、芭蕾、现代舞、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功夫传奇》是针对外国观众专门设计的,既有中国特色又能满足国际市场需求,成功的进入了西方高端演艺市场。这一做法体现了
A.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不同民族文化逐渐趋同
D.文化创新需要针对外国观众
6 . 近年来《三峡好人》《大圣归来》等极具中国特色的电影在各国上映获得好评。这说明
①我国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文化发展必须排除外来文化影响
④文化继承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 2017 年春节期间,在美国数百名中国师生与上千名美国师生写春联、画脸谱,共庆新春;在泰国“欢乐春节”活动在曼谷唐人街盛大开幕;新加坡则举办了“新春音乐会”、“北 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活动。全球多地共贺鸡年新春。这表明
①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中国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习近平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吴良镛)上述两则名言告诉我们的共同道理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 . 文字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不同。中国的律诗、日本的俳句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十四行诗,其间的差距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尽管我们可以将中国的律诗翻译成其他的文字,但是无论在意义还是在韵味方面都存在着天壤之别,这说明( )
A.世界文化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10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2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2017年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基于
①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教育能够在传统中保护母语
③多语教育能促进文化多样化④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具有共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