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盂图神庙遗址坐落于埃及古城卢克索北部,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一部分。1979年,卡尔纳克神庙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埃及旅游和文物部签署了《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协议》,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式组建。联合考古是两国考古学家的一次深度对话:中国考古学多手段、多学科的研究优势为埃及考古学带来更开阔的视野,产生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角度;中方深入参与埃及考古工作,可以从实践中了解另一个学术传统和系统,对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也有极大裨益。经过5年携手合作,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向公众呈现更为清晰的图景。

相知无远近,志合越山海。进一步加强中埃文明交流合作,让古老文明跨越时空对话,凝结出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埃开展联合考古的文化价值。
(2)中埃友谊根基在民间,中埃未来寄望于青年。假如你受邀参加“中国一埃及文化冬令营”,请你以“全球文明与青年责任”为主题,拟一份发言稿。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正确;②使用哲学术语;③不得抄袭给定材料;④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4-02-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自新时代以来,中国戏剧创作者把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带到了国际舞台。这些在海外广受好评的作品用创新表达的方式注入了本民族的精神力量与独特的美学韵味,在海外的接受度也在一路走高,获得了观众的共鸣与共情。可见(     
①中国戏剧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②中国戏剧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可
③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交融而丰富
④中外文化在相互交流中走向趋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以“文化丝路”为主题,讲述共建“丝路”倡议下开放合作、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故事。邀约中外艺术家与全球知名剧团共襄艺术交融盛宴,畅叙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硕果。该节目的播出有利于(     
①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②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互信互鉴,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③展现文化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④世界各国人民在文化交流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2023年9月,中国云南楚雄彝绣发布会在米兰时装周举行。此次亮相米兰时装周的楚雄彝绣女装系列,在颜色上大胆运用彝族崇尚的黑色,将古老的东方刺绣工艺与意大利小众工艺制作的奢华面料相结合,展现了独特的中国民族风和东方美学魅力,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与外来文化深度融合
③文化发展需要相互借鉴、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约1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发现了青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于是驯化出小米。约公元前4500年,小米经中亚传入印度,后又传到希腊等地,从而走向世界。在世界历史上,小米在农业生产、日常烹饪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这反映了(       
①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联系       
②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多彩
③中华文化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6 . 中西医在治疗理念和方法上各有所长。中医注重“调‘病的人’”,通过提升自身免疫力来战胜疾病;西医注重“治‘人的病’”,凭借药物或手术等各种方法治疗疾病。对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中医着眼整体,关注“调‘病的人’”
②西医重视局部,关注“治‘人的病’”
③中西医应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
④中西医的理念方法不同,无法兼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7 . 从孔子学院带动“中国文化热”,到鲁班工坊帮助共建国家的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从开展联合考古项目,到举办艺术节,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图书馆等联盟……“一带一路”10年来,中国在文化教育领域赢得共建国家的尊重和认可,这是因为(     
①民族文化多样性可以并存共生取长补短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消除国家间文化隔阂             
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10月,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7台优秀剧(节)目精彩献演,600余件优秀美术作品同时亮相,80余场特色文化活动陆续开展,“一路同心”惠民巡演将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城市的角角落落。本次艺术节的举办有利于(       
①深化交流,感受文化多元碰撞       
②加强合作,推动各族文化趋同
③增进友谊,架起民心相通桥梁       
④引领风尚,提升民族科学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下表是将中国古诗词翻译为英文的比较呈现:
原文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文 with a silly wishi held myself, to be a good servantin emperors court.If you have friends who know your heart, Distance cannot keep you apart.
比较 译成了一首没有情感色彩的叙事诗,实在是难以表达出中国诗原有的意境。 译的韵律、表意,都令人叫绝。古诗诉之不尽的绵长韵味,丝毫没有因为语种的转换而折损,把诗词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中国人的情感、意志与品性,真正传递给了西方读者。
据此,要更好地传播中华古诗词就应(  )
A.创新中华古诗词的传播路径,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B.研究中西诗词意境取向之差异与融通,全盘借鉴西方文化
C.以认同和吸收国外语言文化为主,提高语感和诗词素养
D.挖掘中华古诗词的精神内核,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
10 . 《伟大诗人杜甫》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英国媒体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全片在英国历史学家追寻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生平足迹的过程中娓娓道来,并将杜甫与西方观众所熟悉的莎士比亚、但丁进行比较,这种表达让外国观众更容易理解杜甫的伟大之处。可见(       
①通过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能够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②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新创造中华文化
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采用贴近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
④尊重和认同其它民族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