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泉,显示出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这体现了(        )
①中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价值追求
②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中国传统文化能推动世界进步与发展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引领世界各国文化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0-09-0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家庭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变动性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020-08-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3 . 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这些有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节目接连“火”遍电视网络,引发关注。创作者们从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这启示我们       (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④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 .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147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政治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2016-11-26更新 | 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1-12高一下·福建南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的“仁爱”、“天人合一”思想之所以影响两千多年,主要是因为()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儒家文化适应时代的发展
C.孔子的后裔及弟子的传播
D.孔子的思想是先进的,一直为人们所推崇
2012-08-24更新 | 8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建瓯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