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与旅游部等部门推出的文化节目《诗画中国》于2022年8月28日起播出。该节目将中华美学精神与21世纪的审美追求有机结合,通过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依托数字化、情景化的呈现方式,展现中国古代诗画名作的内涵与精神,书写新时代中华文化华彩篇章。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发展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汉服的袖口都是宽大畅松的,代表了天道圆融,汉服的衣体展示了公平正直和包容万物的东方哲学意蕴。正是汉服“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飘逸洒脱的外在形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深刻记忆,一直是国人心中代表中国文化的美丽“符号”。这表明(       
①汉服文化具体内涵在世代传承中保持稳定性
②汉服文化契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视角和精神需要
③汉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
④汉服文化因兼收并蓄而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01更新 | 357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早期最主要的活动地域。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以黄河文化为主体,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黄河文化以其主体性与核心性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文化主轴与精神支柱。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

黄河文化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黄河文化历久弥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黄河文化得到继承、丰富与发展,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魂”之所附。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守护好黄河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2022-06-05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南澳中学2022届高三热身政治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4 . 过中秋,必赏月。中国人赏月的传统古已有之。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的先祖正是如此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独特文化、积淀成深厚文明,成为亿万中华儿女足以寄托的精神家园。花好月圆,家国同欢。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千百年来,中秋月明之时,总能带给华夏儿女别样的情怀。材料表明(       
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保持不变
②我国凝固的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④传统习俗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03更新 | 346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政治预测卷(五)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2月4日,璀璨的烟花点亮“鸟巢”上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拉开序幕。当“二十四节气”的倒计时归零,短片中飞舞的雪花似乎飘进“鸟巢”,一场浪漫之旅开启。五环旗下,“小雪花”凝聚成“一朵大雪花”的浪漫故事,化作五洲四海“美美与共”的永恒乐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照亮全人类携手前行、共克时艰的美好明天。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世界各国(地区)因体育而相聚,运动健儿因冬奥而相拥,这一刻运动健儿不分国度、不分种族、不分彼此,“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与“更团结”遥相呼应,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奥林匹克领域的生动诠释。

当冬奥盛会载入史册,前无古人的“双奥之城”,见证着一个民族踔厉奋发、笃行不息的昂扬精气神。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举办北京冬奥会的文化价值。
2022-05-31更新 | 78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部分区县2022届高三考前热身考政治试题
6 . 2022年4月5日,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举行。本次公祭典礼以线上举办为主,综合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四海同钦,缅怀初祖”的氛围。祭祀现场连线了台湾遥祭视频连线点,同步举行公祭典礼。泄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发来祭祖祈福视频表达祝愿。据此可知(       )
①民族节日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科技进步推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③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30更新 | 481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押题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7 . 2021年9月23日,中国迎来了第四个农民丰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一个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各地纷纷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展示各具特色的农业物产,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材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是农民丰收节得以存在发展的前提
③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④农民丰收节的设立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26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届普通高考模拟试卷政治试题
8 .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在孔孟儒学基础上创立的具有哲学意义的朱子理学,深深影响着闽北大地。南平市为打造“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下列弘扬朱子文化的举措与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举措目的
举办中国(武夷山)朱子文化节促进朱子文化基本特征与时俱进
翻修和开放“朱子社仓”等文化遗存传承民本思想筑牢综合国力基础
开展海峡两岸朱子之路研习营交流活动增强两岸同胞对朱子文化的认同
对朱子拜师礼、谢师礼进行现代改版复兴以时代精神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钱学森院士虽在海外多年,但观其言行,处处都弥漫着极其浓厚的中国情结。而且这种情结在他讨论术语规范问题时有充分的体现。名词规范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诸多名词规范思想都是值得当前术语工作者借鉴和学习的,“中国范儿”“中国味儿”是他一贯坚持的术语思想,这启示我们术语规范(     
①应彰显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包容性
②要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满足现代人群的审美需求
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型升级
④应体现科学精神,把握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的特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春节前夕,96岁的大陆著名学者方汉奇向台北98岁的李瞻先生拜年的视频在“云端”传播。春节是融入两岸中国人血脉中的节日活动。每年春节,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以及遍布在全球各地的华侨华人,都不会忘记春节,不会忘记过年。由此可知(     
①消除两岸文化差异,能共同推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
③中华民族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4-10更新 | 32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五市2022年高考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