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近期,神秘的三星堆考古霸屏各大平台。“三星堆表情包”、“三星堆连拆六盲盒”以新颖的表达方式,拉近了文物与年轻人的心理距离;青铜大立人变身为卡通明星,与节目主持人梦幻联动。“古老文物”与“现代技术”的碰撞,让青少年真切地感知到“文化认同”的历史深意。材料表明(     
①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应该契合时代足音、融入时代语境
②没有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就没有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③科技的运用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
④赋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能够展现其独特魅力和经济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23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政治试题
2 . 央视综合频道在2021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引发关注和热议。节目聚焦《尚书》《论语》《道德经》《传习录》等经典书籍通过时空对话,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根据需要对典籍重新阐释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
②推动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的有机统一
③创新表现方式有利于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④基本内涵与时俱进是传统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北京拥有故宫、国家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自然、天文等专门博物馆,钱币、戏曲等内容专精的博物馆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打造“博物馆之城”(       
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
②可推动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通,实现文化趋同
③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9-28更新 | 3319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我国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别是“五四”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     
①蕴涵了对中华诗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足的忧虑
②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③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后人难以逾越的感慨
④反映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诗词文化的自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云南腾冲和顺古镇自古“重教兴文、崇廉尚洁”,始终重视人才培养和家风传承。诵读家训、读书习字是和顺人过春节的重要内容,就像年夜饭的一道“文化菜”,必不可少。这种文化底蕴可以(       
①传承文化基因,促进以文化人②弘扬传统文化,引领文化方向
③发挥文化作用,提升道德水平④增强精神力量,促进文化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毛泽东诗词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一个典型。在创作素材上,毛泽东大量借用、化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典故,并加以改造。他善于运用中国古典诗词这种艺术形式,来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既实现了创作内容上的革命性突破,又在审美方式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对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有
①立足社会实践,创新思想内容和采用现代艺术形式
②继承优秀传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彰显文化自信,焕发出中华文化基因的强大生命力
④传承革命文化,发挥革命精神对改革创新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金庸的武侠小说底色是传统文化,精神龙骨则是儒家理论。他笔下形形色色的侠客基本恪守仁义、忠孝、志勇等品质,其作品表现出的向死而生的家国情怀曾触动几亿人的心。他的小说正版发行已经超过5亿册,被影视圈数次翻拍。金庸作品的成功是因为:
①其创作来源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其渗透着唐宋诗词等中国文化的底蕴,展示着中华文化的魅力
③其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激发读者的爱国主义情结,引导人们向美向善
④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是文化传播的前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需要
①继承传统,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②立足现实,深入挖掘黄河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
③面向世界,积极对外进行黄河文化推广渗透
④经济唱戏,让黄河文化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吸取了“治国有常用,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思想,这从一侧面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发展的基础
②具有跨越古今和横贯中外的普遍强大生命力
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民族性和科学性
④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习近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情结,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