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
③文化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6-11-26更新 | 14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2015学年重庆巫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2 . 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其“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另辟路径,创造性地引入西医炼药技法,改进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用低沸点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屠呦呦诺贝尔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中医药走出国门并不容易:那些无法用仪器检验的气、经络、穴位等传统中医理念“说不清、看不明、听不懂”,让信奉现代西医的人心存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理论:“一抓一大把,一烧一大锅,一喝一大碗”的传统中药汤服用不方便,让患者难以下咽;中医药标本兼治,但更注重治本,这使得临床治疗中很多方面“治标”的疗效不及西医显著。
(1)结合材料说明,屠呦呦和她的团队是如何对药文化进行创新的?
(2)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角度,为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两条建设。
2016-11-2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
3 . 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常常会出现优弊并存、瑕瑜互见的现象,因此鲁迅提出要“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这就是说,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必须
①根据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扬弃
②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全新
③去其精华,取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   
④既要反对厚古薄今,又要反对复古泥古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6-11-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
4 . 2011年8月8日,第九套广播体操正式发布。新中国成立60年,广播体操曾经是暗示、曾经带有色彩,也曾经是国家主义“身体政治”的浓缩物。最终,每一套广播体操都在不经意间化为所在时代的符号。这体现出(   
A.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文化反映政治并决定政治的发展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2016-11-26更新 | 36次组卷 | 9卷引用:2011-2012学年福建省泉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5 . 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尤其是在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从古代汉族医方著作《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对待中医药古典文献,屠呦呦强调,“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不够。”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前,并没有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据说她“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经常埋头在实验室工作等。
上述材料给我们文化生活方面的启示?
6 . 首获普利兹克建筑的中国建筑师王澎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很深厚,作为一个当地的建筑师,看到到处都在拆老建筑,我必须作出反应,以艺术的方式让它们重生。”他的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文化继承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②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2014学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7 .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后,东西方文化的再一次激情交汇和碰撞。我们既要弘扬奥运精神,又要让世界人民感知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这体现出
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6-11-26更新 | 20次组卷 | 8卷引用:2015-2016山东寿光现代中学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卷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8 . “不知道过去什么情况,就不懂得现在要干什么,更没法展翅未来。”从文化的角度,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6-11-26更新 | 161次组卷 | 6卷引用:政治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分类练习:文化传承与创新
12-13高一上·山东济宁·期末
9 . 山东文化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地域文化,更是
在多个领域引导着时代新潮流。山东文化要保持这一优势,就必须               (  )
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坚持文化创新 ②继承传统,保持地方特色 ③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④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16-11-26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10 .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年味”却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许多青少年对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


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