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材料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年终岁末,人们都张罗着过年:吃团圆饭,放鞭炮……这勾起人们多少美好的记忆。而如今,年味儿却越来越淡:本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人外出旅游;本想放鞭炮除旧迎新,有关部门却颁布了“禁放令”。为弘扬春节文化,各级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除夕纳入春节假期,改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为限放;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投入,并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人才的培养,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猜灯谜、闹元宵等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
12-13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2 . 相声源于1949年以前的北京,天桥一带的艺人为谋生在舞台上相互对骂或戏谑以招揽看客,这是初期的相声,后经侯宝林等相声大师进行批判、改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艺术,才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说明
A.文化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B.对一切传统文化都应该批判
C.文化创新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2016-12-11更新 | 546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石门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学考)
3 . 中国舞协副主席在点评创新舞蹈时指出,有的作品,别说观众,甚至连评委也看不出是哪个民族的。他强调,虽然理解编导求新求变的努力,但是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风格属性不能丢,基本的民族音乐属性不能推翻,因为这种改动会导致民族舞蹈的文化属性、民族地域属性不清。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地域性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太精深
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要辩证地看待文化创新的社会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城市建设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传统地名不仅是简单的自然实体标记,更是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通过保护传统地名,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加以储蓄留存,强化城市文化的涵养功能,为一个地区的公众打造风格独特的“精神的田园”。这表明
①传统地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意义和概括功能       ②继承和发展地名文化能凝聚公众的城币归属感
③地名是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地名文化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2016年5月7日,白俄罗斯国家歌舞团来蚌埠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回答下列小题。

1.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蚌埠民间艺术与白俄罗斯文化艺术的活动交流,双方相互学习、研究,将蚌埠优秀的民间艺术走出去与白俄罗斯特色文化艺术引进来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双方进行文化交流的原因是()
A.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
C.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2.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费孝通先生曾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趋向一致
②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应尊重文化多样性
④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优秀文化要互相包容、互相学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10高二下·黑龙江黑河·期末
6 . “互联网难免有点杂草,但是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文化就是我们所提倡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
B.应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C.应该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D.应该提倡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2016-11-26更新 | 14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二3月考试政治试卷
7 .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进一步鼓励中国教育走出去,推动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办好孔子学院,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我们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要(   
①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②全面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能止步于形式展示,而要着眼于精神演绎
③找到与其他文化的共鸣支持,消除文化差异
④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革新和创造,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意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6-11-26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长沙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8 . “不知道过去什么情况,就不懂得现在要干什么,更没法展翅未来。”从文化的角度,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6-11-26更新 | 161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届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政治卷
9 . 亲友之间相互馈赠红包、寄予祝福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可现在,这一习俗却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悄然发生着变化——由腾讯公司和阿里集团等几大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抢红包”热潮席卷全国。这场全民参与的网络“红包暴雨”让传统红包黯然失色,也让春节年俗开始散发日渐浓郁的现代气息。这表明
①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②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③新兴媒体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科技应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知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A.正确,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B.正确,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错误,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D.错误,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