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B.只要继承了传统,必定能实现发展
C.只有先继承文化才能实现文化的发展
D.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前提和基础
2 . 近几年,曾经宫门高筑的故宫博物院,逐渐以时尚的面貌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故宫制作了多款软件,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紫禁城的历史。故宫博物院还正在制作一个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的装置,每次可以让60位观众走进去,绘画中的人物可以动,而且时间和季节也可以变化。如今,故宫正在唤醒库房里沉睡的文物,让它们真正“活”起来。“故宫唤醒沉睡的文物”对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是()
①运用现代科技传播途径提升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②依托大众传媒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影响力
③立足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④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期以来,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博物馆暂停开放。与此同时,海量文博资源在线上展示,吸引了一大批博物馆粉丝。“云看展”成为特殊时期文化生活新方式,为广大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体验。腾讯“博物官”小程序提供500家国内博物馆的线上展览,除了全景展厅、语音导览外,还能720度欣赏上百件精品文物。与博物馆相关的网络课程已成为在线教育的一大亮点,“假日博物馆”公众号向社会免费开放200集国内外博物馆教育课程,为广大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推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发展成果应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助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材料所反映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着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南山镇守江南都,率白衣郎中数万以抗之,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华南海鲜市场里“野味”携带的病毒传染给了人,又变成人传人,迅速席卷全国,武汉封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笼罩31个省市,各地封城封村。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防疫形势,武汉市决定建造“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中华传统医学医理讲肺五行属金,火能克金,火神能驱瘟神;中国民俗文化认为雷神惩罚邪恶;中国道教也有“雷火驱瘟”说法。火神雷神后加山,山为《易经》八卦中艮卦,艮为止,为停,寓意止住瘟疫。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期约10天,它所集中体现的中国精神再次震惊世界。当前,全国上下防控新冠病毒如火如荼,科学精准施策,雷火相合驱瘟,防控疫情的设施更为完备,战胜疫情的精神更加高昂,防控必胜的信心更加坚定,打赢防疫攻坚战更是指日可待!

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凸显了我国生物安全形势的急迫性。战“疫”之下,生物安全立法急需加快补齐短板。2019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生物安全法草案进行了初审。2020年2月14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修改完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1)有观点认为,疫情只需科学精准施策,搞“火神山”“雷神山”这些传统落后的东西对战胜疫情没有意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作用。
(3)春暖花开时,古人有“劝君莫食三春鱼,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的说法。地球是个大家园,现代人更需要培养生态道德。请你为保护野生动物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旨鲜明,每条不过16字。
5 . 山东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现在通过手机软件“妙趣剪纸”,用户可以在手机中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效果的剪纸画。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跟着教程学剪纸,或将拍摄的图片做成剪纸效果,并在社交网络分享。这表明剪纸艺术与现代技术结合(       )
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超越时代的局限传播剪纸艺术
②把握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文化在实践中创新
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④说明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3-08更新 | 481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中医针灸在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作用和突出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

针灸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科学。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目前,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针灸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国针灸已成为“世界针灸”。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针灸文化,积极推动针灸、推拿、按摩等非药物疗法“走出去”,从而带动中医药全面走向世界,更好地光大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造福全人类。


(1)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
(2)运用“中华文化的特征”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7 . 2018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旗帜,纵贯该校90年历史依然熠熠生辉。这个学术旗帜昭示的文化发展道路是
①引进并吸收一切西方文化
②恢复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③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④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时代性改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近年来,贵州不断完善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纪念体系,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实景演出、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小镇、组织多地巡展、建设“红军街”,带火了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革命文化的传承。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②革命文物的保护性利用丰富了其内涵
③融入现实生活能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④创造性转化活动使革命传统有了价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这体现出(       
①传统文化在继承中进一步发展
②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陕西蓝田县近年来积极挖掘本地传统乡约家训中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围绕“品行端正不违法、勤俭持家借物力、邻里互帮不生非、崇文尚德重教育”等内容,对千年以前由“蓝田四吕”兄弟制订、我国第一部成文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进行重新修订并形成了《蓝田新乡约》。这表明
①传统的乡约家训促进着人的全面发展        ②要批判继承传统乡约家训并推陈出新
③乡约家训主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树新风、立正气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0-10-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