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国家强,则文化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国文化繁荣昌盛。

北京中轴线向世界展示着其独特魅力。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在北京中轴线上,汇聚着城市中最具价值的众多代表性建筑,以故宫、天坛为代表的古代建筑,以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以景山、北海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以及以大栅栏和鲜鱼口、什刹海和南北锣鼓巷为代表的传统民居街巷。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建筑、园林、街区的风格之多样、类型之丰富、形制之规整、建造之精湛、规模之宏大,在空间上体现出音乐般的节奏,使北京中轴线成为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轴线。

“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当代生活的场景,它是活态的遗产,是人在延续其价值的遗产。”中轴线在今天仍然和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原则通过当代城市规划建设得到延续,推动解决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北京全面开启了一条从保护建筑到留住文明、从找寻文化到提炼价值的新道路


(1)结合材料,谈谈北京中轴线作为历史遗存和活态遗产的文化价值。
(2)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请你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至少三点具体建议。
2 . 考古延伸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良渚陶寺等实证文明起源的大型遗址、长城运河等勾勒国家经纬的线性遗产、敦煌云冈等印证文明交流互鉴的丝路宝藏、南湖红船延安宝塔等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圣地文物遗存的保护是考古学研究的前提。重视文物遗存保护(     
①需要增强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
②能够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③需要在创新中继承传统,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④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促进文化交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福建·模拟预测
3 . 馥郁芳香的绍兴黄酒、酥脆美味的驴肉火烧、味淡而鲜的金华火腿、脆嫩爽口的涪陵榨菜、料重味醇的羊肉泡馍,这些极具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非遗美食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由此可见(     
①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变迁
②传统文化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③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④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 云冈石窟是我国北魏王朝为宣传佛教教义而营建的宏伟工程,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云冈早期作品(图1)继承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具有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云冈中期作品(下图2)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雕饰精美、内容繁复,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据此可知(     

①图一和图二体现和反映出当时佛教思想的流行和北魏社会生活场景
②云冈石窟继承和回归传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云冈石窟实现了包容性发展,是当时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
④图一和图二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2021-06-0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6月适应性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5 . 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地铁发展迅猛,里程不断延伸的同时,也开始从功能地铁向人文地铁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城市都尝试让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高颜值地铁站”频频出现。

16号线中段甘家口站,为呼应车站附近的京城网红打卡地—银杏景观大道,车站以“三里河秋色”为设计主题,以银杏为代表性元素,艺术玻璃上印有金黄色的银杏,远远望去,在灯光的映衬下,似有银杏叶片在站厅中起舞。

国家图书馆站,站内顶部以“书”字为装饰,吊灯上写有经典诗词内容。每天多坐几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吉林长春一处地铁站内,浮雕全部由汽车零部件组成,“汽车之城”当仁不让!

广州南沙客运港地铁站,不用去海边就能感受到大海的气息。整个车站沉浸在一片海蓝色的色调中,全站铺设玻利维亚蓝花岗岩石材地板,天花板做镜面处理,让人仿佛置身通透的大海。站厅中央的艺术品宝船以及车站上方采用类似海鸥的灯具设计,使得整个车站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高颜值地铁站”刚一出现,就吸引了许多乘客前来拍照纪念。

不少人为之点赞,在快节奏单调的地铁线上,将景观和休闲相结合,实践人性化的城市治理,“在这个发着光的世界里面行走,无论遭遇到多大的不公平和对待,都会有决心和毅力坚持下去。”

同样也有质疑的声音。“地铁站就是运人用的,花这么多钱建个地铁站,值得吗”“有这些钱花在建地铁上,不如多花点钱解决民生问题”。


你认为“高颜值地铁站”值得吗?结合材料中的地铁案例也可自选地铁站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1-06-01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6 . 北京市某中学引进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绢人”技艺,创设开展“绢人”原创动画电影综合艺术教育活动。学生亲历实践,不断磨合,让渐渐衰微的非遗文化在学生们心中复活。非遗进校园(     

①表明文化遗产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②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实践能力
③可以促进非遗项目多元化发展
④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1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2021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7 . 近年来,某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对当地现存朱子讲学活动遗迹进行重点开发保护,同时打造国际朱子文化节、两岸朱子文化论坛等系列朱子文化品牌IP活动,并结合文旅产业资源,形成朱子文化旅游小镇、两岸朱子国学书院等,吸引民众参与文化体验、古迹观光、研学旅游。上述举措(       )
①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使当代文化与传统的文化基因相协调
③引领文化发展方向,铸造中华文化辉煌
④有助于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繁荣和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3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全国卷地区5月联考试题文综政治试题(丙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水八分田”的犁桥村是典型的江南圩区水乡。艺术家在尊重自然人文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禀赋和人文特色,精心打造了特色民宿、湖心迷你美术馆等项目,将原先大家熟悉的村庄环境变为一种“陌生化”的艺术环境。

田园艺术季上,“稻田宴”上的“牛歌”表演、田间戏剧节上的传统“大鼓书”等与乡土诗会上的广场舞暖场活动的结合,将农民自娱自乐的“小快活”转变为可以展示的“大才艺”统一规划布局的新民居,保护修缮后的明塘反修河、石桥钟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乡村记忆工程等文化工程的开展,逐渐培育起村民的文化意识,更厚植了乡村文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犁桥村是如何厚植乡村文脉的。
9 . 被遗忘,是一座建筑生命的终结。国际古迹遗址日的设立,提醒着我们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古迹遗址,这不仅仅是这些遗址的幸运,更是我们的幸运。一座文明积淀深厚的历史名城,她一直有体有形地影响着这座城里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尊重和保护古迹遗址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优秀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的实践活动
④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实现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已沉淀为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意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孺子牛以“为民服务”、拓荒牛以“创新发展”、老黄牛以“艰苦奋斗”的时代内涵,号召全党全国发扬“三牛”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在历史变迁中永葆生命力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会因时而变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承载着民族的精神气质
④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