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实际上,中医通过与生物信息学的结合,建立了多个中药数据库,能够及时筛选有效药物,预测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处方优化及评价等。中医在SARS、新型禽流感、新冠肺炎等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     
①中医需要借鉴西方医学才能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②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③现代科技可以让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④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医从经验科学走向了理论科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庆坊是广州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曾是繁华的核心城区,但随着城市中心东移,街区建筑年久失修,周边危旧房密集,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2016年起,广州市提出“微改造”理念,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下“绣花功夫”,把永庆坊打造成了4A级景区。对老建筑的修缮,极力保留其外部轮廓,如骑楼的琉璃窗框和牌楼的雕花彩塑都尽量原汁原味地保留,而在建筑内部,则采用现代建筑元素,调整、加固空间结构。永庆坊曾是粤剧名伶的聚集区,粤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新建了极具岭南园林建筑特色的粤剧艺术博物馆,该馆具备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功能。实施公共空间改造,引入广绣、榄雕等非遗工作室以及文化创意、特色民宿、时尚餐饮等商户和企业。

如今的永庆坊,已经成为兼具岭南文化与潮流感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汇聚的“网红打卡地”。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永庆坊的“微改造”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启示。
2021-05-0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政治试题(一)
3 . 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运用了5G+AR的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使高精尖科技元素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把历史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广受观众好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拓展和完善传统文化的内涵
B.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重视创新
C.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1-05-05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4 . 萌萌哒的“唐宫小姐姐”再次出镜。在2021年河南元宵晚会上,唐朝陶俑复活,翩翩起舞,向观众展示了河南博物院,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好评。这一现象直接体现的哲理是(       
A.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重视创新性发展
C.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2021-05-0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它凭借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在国内外迅速引发对中华文化的现象级传播。

节目聚焦中华典籍中《尚书》《论语》《孙子兵法》《辞》《史记》等流传千古、享誉中外的经典名篇,突出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从适合电视呈现的诉求出发,综合运用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技术手段,完成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的电影级呈现。主创团队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酝酿、打磨,对典籍进行通俗化、生动化、艺术化的“电视转码”,把古籍变成观众可感知且可共情的作品,第一期节目《尚书》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将专业精神体现在了每一个细节。


《典籍里的中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6 . 面对全球治理的固有难题和新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赏,并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     
A.中华“和合”文化和追求“天下大同”的价值理念
B.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
C.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以及优秀的文化传统
2021-05-0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7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案例1古城老了,唤醒她的该是年轻人

福建泉州,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城内,老人家多,年轻人少,青年不断搬去新城,老人在这里慢慢谢幕。如今,徒步已成人们“走读”泉州的另一种方式,属于年轻人的俏皮随处可见,“1915艺术空间”担起古城文化与当代艺术交流的使命,多元文化共存的古城,更为年轻人乐见。年轻人的加入,时代精神的注入,让“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古城”越发真实起来。

案例2让“远方”遇见“诗”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省高平市良户村,保存有完好的明清院落40余处、宗教建筑10余座,也曾因“空巢”而困窘。如今,每年约20万人次游客来到良户古村,吸引游客的恰恰是那些村里人见惯不怪,外地人却格外稀罕的古院落和古建筑。如果说有形的山水是“远方”,无形的文化是“诗”,那么“诗与远方结合的文旅融合模式,指出了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条可循之路。旅游让文化“被看见”,文化让旅游“被记住”。

案例3数字化让国宝复活

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用数字技术“复活”文物,让流失海外文物与石窟原始环境全方位虚拟“合体”;近年来,从“萌萌哒”的故宫神兽,到娇憨逗趣一夜“霸屏”的《唐宫夜宴》,在数字技术掀起的浪潮中,人们惊喜地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凭风借力成了“冲浪好手”。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这些案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
2021-05-0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冰火相约,激情“飞扬”。2021年2月4日,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见右)正式问世。“飞扬”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冬奥会的特征),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飞扬”形态及纹样设计表明(   

①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②人们的价值观深受其审美观念的影响
③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历史继承
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1·全国·模拟预测
9 . 2021年春节,国家京剧院联手中国移动公司,运用5G超高清技术,演播了首部4K高清版的《龙凤呈祥》,把原汁原味的京剧演出线上奉献给广大观众,让中华传统戏曲在春节档刷新了“存在感”,也让国粹艺术“出圈”,开启了戏曲艺术与传播媒介的深度融合。这表明(       
①现代科技的使用不断丰富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信息技术推动着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推进传统文化创新要在内容上为其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手握袖珍版“考古神器”洛阳铲,小心翼翼地“勘探挖掘”,再用小毛刷拂去泥土,让“失传的宝物”面世……近日,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让网友们化身“考古学家”,亲身体验了考古工作的艰辛与惊喜。“考古体验类文创搭上盲盒概念的“快车”,古老的文物和时兴的玩法碰撞出了新火花。这种体验类玩法(     
A.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B.表明文化遗产是一国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
C.说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D.重在通过实践体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