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冰玉环”挽起五洲,“雪如意”送来吉祥。奥林匹克之光在中国重启。从空中俯瞰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一条“玉飘带”飞舞山间,这就是被称为“冰玉环”的漫步大道。它和被誉为“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相呼应,颇有吴带当风之美。无论是“雪如意”还是“冰玉环”,无不体现了优雅的中国风。对上述设计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融合中华文化元素,承载深远文化内涵
③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实现传统文化复兴
④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展现国际审美风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 . 地名,是一种文化。2021年5月疫情再次传播,让安徽六安进入国人视野,尤其是“六安”的读音,读六(lu)不念六(liu),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六安历史悠久,自战国时便存在“lu”的古音,地名是以“六”“六国(录国)”“六安国”“六安州”的历史延续而来的,无论是古音还是民俗传承的方言,都读“lu”,这是当地文化传承中最珍贵的一抹乡音。实际上,为一地留一音,并不鲜见。(见下图)由此可见,为一地留一音(   

①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②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
③有利于增强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以促其发展
④是对文化底蕴的尊重,有利于增进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博爱包容、和平共荣的大同思想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提供重要启示。“一带一路”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得以传播和认同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建设提出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多年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将倡议从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行动,各项建设成绩突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支持率明显领先。然而,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不同造成双方在思维方式、看待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和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部分国家难以理解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而,来自部分国家的反对、质疑和攻击声音也不断增加,给倡议的进一步推进造成了相当的阻力。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全球193个国家的谈判共识,能够充分表达世界各国的所想所思,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全球共识,是指导未来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愿景目标、行动纲领等诸多领域存在契合之处,将两者进行有效对接有助于增强“一带一路”建设的权威性,有助于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一带一路”建设的巨大价值,进而调动国际社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对他国质疑和误解的有效回应,是对恶意攻击的有力回击。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4 .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下列用典对应正确的是(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
②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言不苟造,论不虚生——立足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欲灭一国者,先去其史——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09-23更新 | 917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2023年新高考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政治试题
5 . 近期,北京调整了千余处公交车站名称,其中多处恢复了历史悠久的老地名。如“祈年大街北口”站改为“打磨厂”站,“龙潭路西口”站改为“东四块玉”站,“东花市大街”站改为“铁辘轳把”站……老地名的恢复留住了一份念想。公交站“唤回”老地名(       
A.是对市民文化需求的表达,说明文化根源于人们的情感需要
B.是对城市历史印记的保留,能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C.是对地名文化意义的挖掘,延续并且增强了公交站的文化生命力
D.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促进,融合了城市发展新理念与民族传统精神
2021-09-06更新 | 5627次组卷 | 38卷引用: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00题
6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创迹,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蕴含的文化道理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积极作用中传承发展
③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交流传播才具有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7-08更新 | 7449次组卷 | 79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