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中国医生》《革命者》《1921》等主旋律影片忠于历史与真实,顺应了观影群体的年轻化趋势,在表达与呈现逻辑上创新突破,使年轻人在观影时自觉感受艺术与现实的平衡,拉开了与历史和真实对话的跨时空帷幕,在参与中产生共鸣,在共情中致敬伟大。这说明文艺创作应(   
①立足社会实践,体现时代精神       
②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③以年轻人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       
④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进行创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习近平在第十一次文代会和第十次作代会开幕式上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提出“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是基于(     
①文艺作品源于时代并高于时代
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文艺工作者要紧扣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脉搏
④科学的世界观有助于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17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广东卷)第三辑卷1
3 . 2021年,《中国医生》《长津湖》等主旋律电影秉持回归真实与时代共情的创作原则,顺应观影群体的年轻化趋势,激起观众内心深处热爱国家的强烈共鸣和真情实感。这些主旋律电影的成功在于( )
①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
②立足社会实践,通过作品传递着真情实意
③关注群众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
④发扬时代精神,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传统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4 .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它延伸了中国的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这表明(     )
①文物是文化的主体
②文物是文化的载体
③文物能够实证文化
④文物本身也是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7月16日,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发来贺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由此可见,我国文艺工作者(  )
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创作思路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
④深入群众生活,推出有时代感的文艺作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 .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 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 《平“语”近人》是新时代电视文化节目的探索与创新,其成功之处在于把握住了一个近宇。亲近中华历史文化:每一集的经典佳勺, 源自千古名篇,至今还广为流传。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


有人说:“《平语近人》的成功是文化创新的典范,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提供了很多启示。”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材料二     习近平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的发展繁荣起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的源泉”有关知识,说明“文艺创作方法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关知识,谈谈文化创新应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和人类法治文明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民法典;适应当代人权的发展趋势,改变了传统民法“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创设人格权编,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


编撰民法典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创新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9 . 岭南画派是极具特色的岭南优秀文化,也是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画派之一,它倡导艺术革命,绘画手法既吸取西欧水彩画的光影特色,又追溯东方古画拙朴的神意,使该画派成为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美术流派。岭南画派有如此影响力的原因是(     
①坚持创新精神,博古通今,大胆革新
②坚持实践意识,立足于中外文化资源
③坚持包容精神,融通中外,兼收并蓄
④坚持主体意识,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3-1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2018央视春晚在传统民俗文化中融入无人机、全息影像等现代先进科技,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视觉享受。央视的做法符合
①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满足群众需要
②电视节目应迎合年轻观众的实际需求
③利用现代科技实现传统文化形式创新
④利用现代科技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