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河南卫视继2021年春节甩出《唐宫夜宴》《天地之中》一波王炸后,《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一波接一波,掀起一潮接一潮。这几档节目的精彩展现,让河南卫视火爆出圈。

《端午奇妙游》总导演陈佳发文感谢大家对文化自信的认同与共鸣共情。郑州大学汪振军教授这样评价七夕节目《龙门金刚》:“金刚怒目,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慈悲安详;一个是大勇,一个是大爱,特别是在水灾疫情之时,人们既需要金刚菩萨战胜疫魔,也需要卢舍那佛的温情关怀,两种力量,一刚一柔,刚柔并济,代表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金刚菩提除百年大疫,仙女飞天佑中原平安,这正是千万人内心的愿望。”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结合河南卫视的频频出圈说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1-12-15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020-04-15更新 | 569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太行中学2020-2021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