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城市地标不应盲目追求网红效应》一文。该文认为,地标,是每个城市的标志性区域或地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生活与时间的积淀。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反映的是瞬时、片面、局部的信息,其形成不一定来自人们的真实体验,也不需要时间积淀,甚至可以与当地市民无关,推动其成为网红的流量,完全可能来自不同地域。网红建筑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有其价值与意义,可以触发人们的喜爱、好奇或者惊叹。但由于其形成过程和原因过于简单,照片可能变成“照骗”,打卡可能成为廉价的炫耀。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网红建筑与城市地标画等号。该文指出,现代建筑的大量涌现破坏了城市整体性,大规模建设也造成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文化传统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个性被削弱,城市辨识度下降。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不断涌现、迭代,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面对城市建设问题,规划者、建设者、设计师都需要沉潜下来,坚守住最根本的价值标准和文化立场,为增添建筑之美贡献智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好城市地标。
2 . 2020年2月,湖南卫视推出《朋友请听好》节目,以声音陪伴为内容核心,采取“电台直播+真人秀”的形式,关注现实社会中最为平凡的个体,敏锐地抓住当代人“倾听”和“诉说”的欲望,并围绕他们身边发生的真实困惑给予对方真实建议,达到传递正能量,治愈人心,疏导心理的作用。该档节目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       
①挖掘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②立足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
③发挥主体作用,打造文化品牌       ④创新呈现形式,焕发文化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10更新 | 1710次组卷 | 21卷引用: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 同步练习
3 . 2019年7月16日,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发来贺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由此可见,我国文艺工作者(  )
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创作思路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
④深入群众生活,推出有时代感的文艺作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 . 三月桃花开,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杷熟,摘来制成琵琶……90后互联网美食视频博主因拍摄古风乡村生活、传统美食而爆红海内外。有网友评论,“她展现了中华民族利用自然资源满足生活的创造精神,唤起了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这种田园诗歌式的短视频走红是因为(             
①现代传媒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的文化需求
③折射了不同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          ④不同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融合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5-15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 同步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如今,文化类节目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十科技”“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类节目的层次和维度在创作者的手中愈加丰富饱满。文化类节目重视群众文化需求,是因为
A.文化与经济相交融,这既能推动文化发展也能刺激经济繁荣
B.只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就能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
C.只有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才能创造无愧于人民的作品
D.文化与大众传媒的融合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2020-03-27更新 | 53次组卷 | 4卷引用: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 同步练习
6 . 近年来,展现小人物生活百态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深受群众欢迎。电视剧《都挺好》聚焦“原生家庭之痛”的当代社会问题;科幻小说《独角兽》从人的角度而非机器的角度讨论人工智能,既呈现当下现实生活,又有鲜明的科幻元素……这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①文艺只有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受到人民的喜爱
②文艺只有深深扎根于社会生活,才能找到创作的源头活水
③文艺只有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找到存在的根本价值
④文艺只有依靠艺术家的智慧,才能取得艺术上的成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