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袁隆平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主动投身当时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研究。经过数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彻底推翻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之后,他与其团队以坚如磐石的意志,不畏艰难、甘于奉献,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苦苦求索,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揭开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的序幕,还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的水稻技术创新和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2)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袁隆平是如何推动我国水稻技术创新的。
2 . 一则线线阳光从竹子缝隙里洒落的视频刷屏,评论区的网友瞬间变成了“大诗人”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等相思;

湖中景,湖中景,黄粱一梦何时醒;

随风,随风舞,玉珠禁下诉思苦……

这样的场景仿佛让人穿越到千年前的曲水流觞,也让刻在我们基因里的“诗意”在脉动。材料表明(       
①“诗意”里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②诗词歌赋的文化价值并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成果的享受者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精神提供栖息之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7更新 | 744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东省新泰二中、泰安三中、宁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质文沿时,崇替在选。”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同步伐,这是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诞生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文化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扎根于人民的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材料一本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题: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会聚文明古都,共赏多元文化之美,共谋文明交流互鉴之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材料二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环节,“亚洲文化嘉年华”主创团队共动用了8000名演职人员等众多参与者,用精彩绝伦的创作和活力四射的创新,为亚洲和世界献上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享誉世界的国粹京剧和中国功夫是中国向世界展示传统文化的名片。运用最前沿的LED点矩阵立体成像技术,中国武术《墨之韵》气势雄浑、古琴悠扬、墨韵飞白;来自印度尼西亚、土耳其、俄罗斯、朝鲜等舞蹈艺术家与中国演员们一起用《火之激情》照亮了“鸟巢”的夜空。


(1)联系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是如何推动文化创新的?
6 . 2020年6月22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习近平总书记曾给内蒙古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时指出,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材料说明创作优秀作品必须(       
①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坚持文化开放,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保护文化遗产,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在创作优秀作品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7 .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以上观点反映出(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靠人民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④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必须以正确的艺术观作为创作的源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典既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又借鉴了国外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更适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求。这说明(       
①推动文化发展需要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
②文化发展应立足于人民实践中形成的智慧
③吸收外来文化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实现相互交流与交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26更新 | 39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9 .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影片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树立的价值标杆弘扬中国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元素,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这表明进行文化创作(     
①应当摒弃西方文化元素的影响     
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立足点
③应当尊重并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④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因为(       )
①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
②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③文化创新和发展的立足点是回答时代问题
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11-24更新 | 252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