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于12月17日-19日在重庆举办,以“歌唱美好断生活”为主题,是一场全面展示我国传统民歌以及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果的艺术盛会。回下列答小题。

1.中国原生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音乐形式,与通常的歌唱比赛和音乐节不同,原生民歌节的许多参演选手都是真正来自“田间地头”,在生活和劳动中学会歌唱。由此可见,原生民歌(     
①彰显了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与其他歌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③是人民杰出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④是对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再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许多农耕时代的劳动已经被机器替代,源于劳动的原生民歌已经逐渐失去了它们生长的土壤,原生民歌消亡的速度在近几十年踏上了“快车道"。原生民歌消亡速度加快的原因可能是(     
①经济社会发展使民歌传承发展环境发生了改变
②生产生活环境改变导致人们文化需求发生变化
③原生民歌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影响
④原生民歌所具有的文化价值随环境改变而消失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从开幕式上惊艳全场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国前式依依情别的“折柳寄情”;从颁奖典礼上穿戴“唐花雪”服饰的礼仪人员,到奖牌以股掳好截出上的五强玉體为视觉来源……天的北京冬奥会冰雪盛会上竞相绽放着“中国式浪漫”,呈现着中国文化和冰雪文化、奥运文化的完美融合,讲述着匠心独运的“中国故事”。北京冬奥会“中国式浪漫”的成功在于(     
①博采众长,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
②继承传统,为奥运文化创新提供滋养
③立足科技,为冰雪文化提供技术支撑
④依靠群众,为奥运体育提供志愿服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视频网站年度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该网站国风爱好者人数超过1. 77亿人,其中18岁-30岁人群占比约七成。最受这些年轻人喜爱的是国风舞蹈,这类视频在近一年内播放量增长200%。国风舞蹈最早发轫于视频平台,早期的表演者大多并非专业舞者,这种个人辨识度高的视频经由社交媒体传播后,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比如,一些相关艺术教育机构加入其中,他们的视频以群舞为主,突出领舞,吸收了较多中国古典舞的舞蹈语汇,与广大网友自发性的创作相比,其编舞水准有所提升。国风舞蹈《纸扇书生》对川剧“折扇”技法进行改造,雅致生活景象、刚健精神旨趣跃然屏幕,迅速受到年轻人追捧,观看量过亿。两年后,这支舞蹈登上电视文化节目《国家宝藏》的舞台,LED背景屏上,写意水墨点染古典意境,再次收获好评。《纸扇书生》走红,彰显国风舞蹈价值的同时也为专业舞者和院团带来启发——原本小众的古典舞也可以如此“火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国风舞蹈深受年轻人喜爱对我国传统舞蹈艺术发展的启示。
(2)国风舞蹈《纸扇书生》彰显了创作者的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2-05-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见证了古代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历程,今天依然可以成为国与国相通、民与民相亲的“通用语”,成为世界认知中国、中国交往世界的“解码器”,对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情感凝聚、精神构筑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应(     
①通过国内外合作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②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论坛、文化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文化输出
③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开发、设计、创作、传播不同类型的创新创意作品
④以文化艺术的形式进行阐释和交流,在世界范围内激起文化共鸣与认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网络电影《中国飞侠》将视角对准这几年新兴的职业“外妻小哥”,展现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部作品填补了影视领域相关题材的空白,让观众了解到普通劳动者的辛酸、热血和追求,成为网络视听在主旋律创作方面的一次成功实践。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     
①弘扬正能量,推出融汇多种特质的新文化
②关照人民的现实生活,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强内容创新
④立足伟大奋斗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热身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6 . 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走访脱贫老乡……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纪红建用脚步丈量大地,记录脱贫攻坚这一伟大事业,反映奋斗者的精神面貌,他创作的《乡村国是》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这启示我们(     
①在文艺创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把反映时代精神作为文化创新根本目的
③只要深入群众生活就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④社会实践能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寻找灵感,以舞蹈为语汇、用空间关系将诗剧中的意象与山水画卷中的留白融入剧中,通过舞者的演绎,将独一无二的宋制美学呈现在舞台之上。唯美的视觉盛宴、艺术的强大生命力,不仅唤醒了观众内心深处的认同感,也让王希孟笔下的千里江山活过来了。由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作品的创作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获得了新内涵,其基本特征也因时而变
③该作品的成功说明了文化的传承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源于时代的需要,取决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优秀的文艺作品既传递着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也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期待。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这对文艺创作的启示是(     
①紧扣时代主题,以文艺作品展现时代风貌
②立足社会大众的需要,丰富文化产品的类型
③创新艺术视角,致力于挖掘作品的商业价值
④用明德引领风尚,提升文艺作品的精神能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节期间爆火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的创作灵感来自藏于河南博物院的隋代乐舞俑,该节目依托3D和AR技术,让现实和虚拟交织,情感和文化交融,让隋代乐舞俑“活”了起来,也带火了河南博物院。

而对河南博物院来说,此次大火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近年,河南博物院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把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博物院的文物结合起来,让文物借助网络传播的力量跨越时空限制,更深入广泛地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积极打造融媒体平台,推出的文物纪录片《中原藏珍》受到热捧;与央视《国家宝藏》栏目联合推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展示沿黄九省区48家博物院的文物宝藏,诠释黄河文化的物质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开发文创产品,跟40余家文创企业签订授权协议,研发700多款文创产品,尤其是以“失传的宝物”为主题的考古类盲盒产品成为网红爆款,供不应求……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让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2021-06-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文学界引发热烈反响。来自不同创作领域、不同创作门类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后一致认为,中国作家和广大文学工作者在新时代应自觉担当新使命,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作家和广大文学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文艺创造的必要性。
2021-05-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