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2-13高三下·山西太原·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舌尖上的浪费
 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000亿元,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2亿人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舌尖上的节约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今天开始,做个“光盘族”吧!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方矣”
舌尖上的中国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区、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
(2)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人们开展“光盘”行动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3)结合材料“舌尖上的浪费”和“舌尖上的节约”,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9-01-30更新 | 8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高中政治限时集训(新课标):哲学思想与探索世界、追求真理
2020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坚持中西医并重,有利于极大地助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健康权益的维护。

中医药从古至今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顺应天时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和经验,与现代社会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契合。要古为今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担起服务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的时代使命。

坚持中西医并重,必须推动中医与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分别来源于东西方文化的中医和西医,其各自短长愈显互补,而将中西医优势汇聚、提供最佳医疗养生保健方案,无疑是保护生命健康的最理想境界。针对西医学的短处,应当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和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2)推进中西医并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你为如何实现中西医并重提几条建议。
2020-03-27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巅峰冲刺山东省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考点扫描专题13 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9·河南·三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全媒体既包括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网络、手机和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通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独特优势,已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让主流媒体成为全媒体,不仅需要在技术上从“为我所用”的跟跑转向“自主创新”的领跑,还要靠优质内容、思想观点去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丢掉了内容这个根本,就只会在追逐各种新技术的过程中失去自我。如果被“流量思维”诱导,放弃“质量思维”主导,难免落入标题党、浮夸体、洗稿文的陷阱。唯有坚守调查与监督的深度、记录与见证的厚度、观察与思考的高度,才能真正占据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新时代的精彩故事需要精彩表达。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激发媒体深度融合的力量,才能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让主流媒体占据媒体融合发展的制高点。
(2)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主流媒体发展中“质量思维”和“流量思维”的辩证关系。
(3)就全媒体时代青少年学生如何避免被“流量思维”误导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19-05-26更新 | 6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高考最新模拟试题精编写》专题20 生活与哲学
22-23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

4 . 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袁隆平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主动投身当时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研究。经过数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彻底推翻传统经典理论“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之后,他与其团队以坚如磐石的意志,不畏艰难、甘于奉献,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苦苦求索,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揭开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的序幕,还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的水稻技术创新和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在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2)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袁隆平是如何推动我国水稻技术创新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