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扶贫事业先后经历了小规模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式扶贫、精准式扶贫五个阶段,实现了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由粗放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创造了世界减贫史的伟大奇迹,成为首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材料二   A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同频共振:注重下乡“送文化”,让贫困群众有书看、有报读、有电视电影看: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脱贫攻坚一线蹲点采风,创作演出了一批说身边人、讲A县事的小品小剧,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依托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开设道德讲堂:科技讲堂、法制讲堂等,打造传授新知识、培育新农民的学习平台;组建百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走村入户宣传宣讲,帮助贫困群众找准思想上的“穷根”,提


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气神。
(1)经过多年的扶贫实践,我们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创造了世界奇迹。结合材料运用量变与质变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A县文化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
(3)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在“地球村”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扶贫事业影响世界,世界存在的贫困与饥饿同样让中国牵挂。请就如何消除全球贫困提两条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既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又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政治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从长远着眼,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兼顾各方面的要求,因地因时、因材施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党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广大思想政治教师在长期课堂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

我国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们能够把政治课办得越来越好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知识,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和扣好第一粒扣子提出建议。
(3)请就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学科作用拟两条标语,每条不超过20个字。
2020-03-1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