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一季、二季、三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使用时尚有趣的方式包装传统文化,不仅自己火了,还带着很多博物馆一起“火出了圈”,一些博物馆及其馆藏文物成为年轻人竞相追捧的“网红”。这启示我们(     
①采用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激活传统文化活力
②立足当代青年审美需求解构优秀传统文化
③增强文化创新意识,为传统文化注入优秀基因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传统技艺、传统礼仪等。

中国非物盾文化遗产来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它们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承载了中国文明的价值、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为展示中国广博、深厚的非遗文化艺术成果,增进摩洛哥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中摩两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2020年11月2日,由中国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主办的“物以载道——中国非遗数字展”通过中摩数字媒体平台上线,同名线下展于11月2日至12月2日在摩洛哥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本次展览聚焦中国优秀的非遗资源,从器物角度展现中国文化的典雅气韵和匠心传承。展览打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在实景布展基础上,采用“科技+非遗”手段,借助AR技术拍摄制作,打造裸眼VR效果的3D数字展厅,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古老非遗赋予崭新活力。

对于非遗的传承,既要坚守传统技艺,更要对其进行文化创意赋能,开发符合现代人审美和生活需求的产品,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融入生活,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怎样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继续焕发蓬勃的生机。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对于非遗的传承,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必要性。
(3)“当好传承人,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侗族大歌、苗族蜡染技艺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请列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5-07更新 | 443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一中2021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文艺创作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的喜好决定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④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0-11-26更新 | 201次组卷 | 8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政治仿真模拟试卷02
4 . “质文沿时,崇替在选。”因时而兴,乘势而变,与时代同步伐,这是古今中外优秀作品诞生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文化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①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提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扎根于人民的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1-30更新 | 2699次组卷 | 8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17届高三5月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