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2023年,一批优质电视节目火爆荧屏,《2023中国诗词大会》、《古韵新声》、《锵锵行天下第三季》、《诗画中国》、《经典永流传正青春》等节目,在新理念、新技术加持下,凸显传统文化悠长底蕴,用文化精品让观众与先贤之间实现沟通与互联,由此可见(     
①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因继承而丰富多彩
②文艺工作者作为文化发展的主体要不断创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文艺创新要坚定中华文化立场,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④文艺创作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08更新 | 894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一则线线阳光从竹子缝隙里洒落的视频刷屏,评论区的网友瞬间变成了“大诗人”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等相思;

湖中景,湖中景,黄粱一梦何时醒;

随风,随风舞,玉珠禁下诉思苦……

这样的场景仿佛让人穿越到千年前的曲水流觞,也让刻在我们基因里的“诗意”在脉动。材料表明(       
①“诗意”里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②诗词歌赋的文化价值并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成果的享受者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的精神提供栖息之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新年贺词中提到,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这说明(     
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熔铸在各族儿女的价值实现中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照亮国人
③我们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④一个个英雄是文化发展的主体,要讴歌英雄的伟大实践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 . 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3-08更新 | 138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东省禹城市综合高中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摸底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热播剧《大考》以安徽某地疫情、洪灾后为高三学生高考保驾护航为背景,彰显全社会在特殊时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是电视剧主题创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大考》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让百姓站在舞台中央,展现在这场“大考”中普通人的成长,让观众在接地气的故事中产生了共情和共鸣。这表明该剧(     
①倾听时代足音,让观众汲取精神力量,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
②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④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该剧的主创团队坚持化“真”为“美”,真正扎根生活、以现实主义之力直击人物心灵;同时经过艺术化的熔铸与再造,合理设计戏剧冲突,升腾出人物的浪漫主义情怀之美。这说明(     
①现实与艺术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艺术作品以现实生活为源泉,是对其的客观反映
③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创造出符合观众需要的作品
④艺术创作是艺术美学与人民群众生活的有机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1-11更新 | 11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以上观点反映出(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靠人民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③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④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必须以正确的艺术观作为创作的源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2年9月2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共展出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等类型在内的400余件作品。展览作品主题涉及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作品以“小视角”描绘“大时代”,深深触动了观众。作品的成功得益于(     )
①作品创作要坚守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②作品创作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③作品创作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作品创作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展现了时代风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希望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自觉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这说明(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B.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反映人民的心声
C.文学家、艺术家是文化创造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D.文学家、艺术家创作的根本目的是讴歌新时代
2022-05-28更新 | 1797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政治试题
9 .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影片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树立的价值标杆弘扬中国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元素,很好地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这表明进行文化创作(     
①应当摒弃西方文化元素的影响     
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立足点
③应当尊重并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④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要(   
①着眼理论,创新形式
②坚持人民为中心导向
③承袭传统,推陈出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30更新 | 36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单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