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诗、悟诗、品诗,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央视频”在2021年国庆节推出《中国诗词小会》,带领观众开启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诗词推理之旅。家喻户晓的诗人、扑朔迷离的线索、运筹帷幄的推理……新一季《中国诗词小会》以网友最为熟悉的两位诗人李白、杜甫及其诗作为主题线索,展开诗词推理剧情挑战,将诗词冷知识趣味科普、诗词游戏大对决、诗词歌曲演绎等内容融入其中,真正让诗词好玩、好听、好看和接地气。不论是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还是各朝各代的诗词歌赋,皆有娱乐元素。新一季《中国诗词小会》抓住这一特性,放大诗词推理部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年轻人喜欢的玩法相结合。用精巧的构思将优秀诗词重构与组合,通过富有创意的视频化手法把诗词文化呈现给受众,用多元方式唤醒了深藏在每一个国人心中的诗情,让国人领略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体验诗词盛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小会》成功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一路强势领跑,很多场次更是一票难求。影片以史诗般的电影艺术呈现出长津湖战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中对战争群像的恢宏呈现,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对每个角色的细节刻画,都令观众印象深刻,许多观众在观影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走出影院后仍然对影片中的情节久久回味。《长津湖》在这个国庆节掀起了一场全民致敬“最可爱的人”的热潮。

影片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奋斗精神,让观众在大气磅礴、悲壮深情的叙事中,深刻体悟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高瞻远瞩,深刻感受志愿军指战员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国责任。《长津湖》从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中走来,伟大的精神穿越时空,照耀中华民族前进的征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电影《长津湖》取得成功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 豫剧格式化表演、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迅速改变的口味,古老的豫剧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改革。

豫剧工作者们将豫剧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     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从舞台布景到唱腔舞功,引入西方蒙太奇表现手法,引入西方乐器,将抽象化的舞台表现形象化,将传统戏曲的个人讲故事模式转变为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他们的坚守和创新,让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豫剧是如何迎来“又一个春天”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世纪50年代,相声由于表演中存在大量低俗内容,遭遇生存危机,侯宝林等人主动对相声进行革新,产生了一系列经典作品,相声得以成为有全国性影响的曲艺形式。80年代刚刚复兴的相声又遭遇电视文化冲击,在马季等人的努力下,突出时代性、群众性,经过十余年发展,相声与电视文化有机融合,迸发勃勃生机,于90年代风靡全国。现如今相声又遇上互联网与移动终端这个庞大变量,面临新的问题。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正在重构娱乐文化生态,短视频、社交媒体、影视综艺中,脱口秀、四格漫画等幽默作品层出不穷,这无形中挤压相声的生存空间,人们期待着相声能拿出新作品新风貌,在时代面前做一次洒脱漂亮的转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传统相声怎样才能重放异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2015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指明方向。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多处讲到,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邓小平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胡锦涛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分析说明文艺创新为什么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16-11-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思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二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