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1961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团队深入江洒采风,把收集到的有关红军的民歌整理马成歌词,以赣离采茶戏等民间曲词为基础,创作了歌曲(十送红军》。半个多世纪来,《十送红军》家喻户晓、传唱不衰,生动诠样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十送红军》的创作告诉我们(     
①革命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②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③文艺创作应真实反映不同时代的差异④社会实践为红色歌曲创作提供了源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1-22更新 | 2642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17更新 | 744次组卷 | 56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广播电视行业一系列文化节目彰显中国之美、文化之美,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从《梨园春》对待传统戏曲文化、《武林风》对中华武术文化、《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对汉语言文化的展示,再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弘扬,某省广播电视台在融合、联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中发挥传统文化的内容价值,并利用AR、VR、MR技术,将中国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通过跨时空转换、二次元衔接,让视觉产生奇观“唐宫小姐姐”从古老画卷中走出,《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文化宝藏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厚重、古朴、有距离感的历史文化严肃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传统经典焕发生机,成为年轻一代喜爱的“新国潮”,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知识,说明“新国潮”文化现象对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启示。
2021-10-14更新 | 521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戏曲的传承发展离不开观众”。近年来,山西省采用多种措施促进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如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活动。2019年,又启动“送戏进景区”,探索“戏曲+文旅”的融合传播方式。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③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④地方特色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人民为中心”是对文艺创新立场的本源回归。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③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文艺工作者必须投身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 诞生于内蒙古地区,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的乌兰牧骑,在新时期开辟了网络新舞台,创造了“以需定供”的互动式、菜单式服务方式,为牧民创作了更多的文艺作品,信守了“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送歌献舞”的诺言。这表明(       )
①推动基层文化的创新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②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促进文化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能够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④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是文艺创作赢得群众喜爱的成功之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处于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想写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必须跟上时代,领会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告诉我们(     
①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需要,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②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③新时代必须用优秀作品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④文化创新既要基于社会实践,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近年来从网络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到网络作品进入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视线,网络文学的崛起已势不可挡。网络文学凭借其大众性、互动性、即时性、娱乐性等特征吸引了庞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

对于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作家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有恐惧者,有不屑者,也有包容者。而某权威媒体表示,当下重要的不是纠缠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PK中哪方取胜,重要的是中国作家应该努力创作,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因为,读者不会亏待他们喜欢的作家。


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你认为中国作家应该如何努力,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
2021-07-07更新 | 107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二十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的创作全景式呈现战争细节,但不渲染战争血腥场面;尊重生命,同时尊重信仰,尊重把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人;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但更重视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观众誉为“2021首部爆款剧目”。这表明(       
①文艺创作的成功取决于对时代的如实刻画
②群众喜闻乐见是评价艺术价值的客观标准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最有价值
④文化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0年,央视一套播出的名为《装台》的电视剧不经意间火了起来。这部电视剧以秦腔团装台的农民工们为主角,讲述一系列接地气小人物的人生百态,喜怒哀乐,以独特魅力获得观众热评。《装台》的成功对我国文艺繁荣发展的启示是(     
①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艺术②贴近现实,面向人民群众
③深入生活,立足社会实践④注重传播,彰显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10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届高三文综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