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网络爆红。如果说该片有什么地方冲击了广大观众,那一定是凝结在器物上的一代又一代匠人的匠心,也就是“工匠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
①根源于多元化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②凝聚着坚定踏实的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③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体现
④激发了人们的爱岗敬业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上午9时20分许,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人大代表、向全国各族人民郑重宣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人民大会堂见证,在繁星点点的穹顶下,在如潮涌动的掌声中,习近平坚定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共和国领导者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怀和担当: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2016-11-26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10月政治试卷
3 . 《四库全书》系统地有条理地将中华五千年的重要典籍汇集成一部庞大丛书。其内容涵盖甚广,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医学、天文、地理、艺术、科技、农业、占卜等,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其文化价值表现在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②从中能够透视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识     ④从中能够看到历史和现实的所有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扶”的甲骨文(伸手抓持的人),表示一个人伸手搀着另一个人。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突出搀援的手。“扶”字出现得这么早,可见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远古社会,人们结伴劳作,人与人相互扶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相互扶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团结勤劳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 . 2014开年,美国大呼半个太平洋将丢失,中国新武器威力太大;日本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再次渲染“中国威胁论”;某外国媒体5月发表了“舌尖上的中国让全世界都很紧张”一文,渲染“中国粮食威胁论”。下列观点可以驳斥这些论调的是(   
①中华文化是激励人们奋斗的力量源泉
②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美好品质
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④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6 . 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7 . 2013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荆楚讲坛进军营·中华民族文化哲理的凝现”公益讲座上引用罗素的名言来描述中华文明的五千年传承:“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背靠五千年的积淀,中华民族精神之树根深叶茂,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一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3-14高三上·山东淄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3-04-19更新 | 58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
11-12高三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9 . 《富贵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同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2-01-04更新 | 831次组卷 | 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