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①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②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④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辽宁代表团审议时用“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科学概括“雷锋精神”。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这是因为雷锋精神(       )
①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中国精神的诠释
③寓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
④同中华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C卷)
3 . 每年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纪念日。60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由此可见(     
①学雷锋活动是我国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雷锋精神熔铸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中
③雷锋精神的内涵适应了生活变迁,并丰富发展
④弘扬雷锋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内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4 . 文化的互融互通激发了很多文艺院团和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以玄奘西行取经途经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故事为题材,奏响百余种民族乐器,彰显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及印度等风格特征的音乐文化,充分展现了丝绸之路各民族音乐在历史的沉淀与融合中形成的多元文化特质。《玄奘西行》的创作表明(     )
①在融通创新中增强了文化的生机和活力
②人的创作灵感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③中华文化海纳百川、胸怀天下的包容性
④博采众长可以改变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抗疫实践孕育了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展现了伟大的中国品格。融入中国精神洪流中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新写照。伟大抗疫精神(     )
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是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第39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下列对教育家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教育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
②教育家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弘扬教育家精神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④教育家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为教育强国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了党的光荣传统。”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     
①根植于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练
③能凝聚人心、汇聚民力,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④是我们党在实践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李大钊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习近平总书记说:“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永恒的定格。……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从中可以感悟到(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完善
②民族精神是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④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此后在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的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始终指引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力前进。这是基于伟大的建党精神(     
①融入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
②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历久弥新
③源于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因密码
④蕴含深厚家国情怀,为民族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21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10 .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指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下列对延安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①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基本内涵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是实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④是对我国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