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21日,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涵养刚健朴实文化”为主题的2023广东网络文明大会在广州拉开帷幕。大会强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主流媒体有责任去搭建平台,引导民间力量共同唱响主旋律,向世界讲好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意在(       )
①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
②传播主流价值观念,打造全新融媒产品生态
③强化网络空间思想引领,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④引领文化发展方向,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3年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从13个方面对加强“自媒体”管理、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提出了明确要求,剑指“自媒体”乱象,可谓条条回应期待、击中要害。加强“自媒体”管理(     
①是基于文化市场具有自发性,会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
②能够推动网络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市场监管
③能够推动自媒体健康发展,满足人民对所有文化的需求
④旨在规范文化传媒市场秩序,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三)文综试题(全国卷)
3 .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径。当下,全民阅读工作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未成年人阅读意识淡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市场上的书籍报刊良莠不齐等。为此政府应该(       
①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强书籍报刊管理,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③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高群众文化辨别能力
④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始终坚持正确创作导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如有人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人为了流量颠倒是非、捕风捉影地恶意炒作等。带来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①部分文化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
②文化市场的繁荣,大众传媒的发展
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④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正确引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2-15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八课 走近文化生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恶搞文化,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建构出喜剧或讽刺效果的胡闹娱乐文化。下面漫画《恶搞名著》启示我们(     

①必须坚持文化选择的多元化
②必须反对封建腐朽文化
③必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④必须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9-26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三 漫画类选择题【模拟演练】
6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近年来,网络谣言、抹黑英烈、网络侵权等严重挑战了信息传播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稳定。我国必须夯实网络文化安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维护网络文化安全需要(     
①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②党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凝聚人心
③克服传媒商业性,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传播手段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06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新高三上学期TOP二十名校调研6月摸底考试政治试卷
7 . 2022年1月25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开展为期1个月的“晴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涉及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严防“饭圈”乱象反复,遏制不良网络文化传播扩散。开展这一专项行动(     
①是我国文化市场沿正确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
②要求网络平台注重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
③有利于传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利于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25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东沟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综合训练政治试题
8 . 近年来,众多商家以各种花式促销吸引消费,衍生出了“5·20”“5·21”“5·27”等大多与爱有关的“谐音节日”经济。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却显得相对平淡。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①值得推崇,促进了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
②理性对待,有其现实社会条件与商业性局限
③顺其自然,更好地发挥谐音节日的社会效益
④值得深思,需要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与形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31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这段讲话,启示广大文艺工作者(  )
①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端正行风       
②提高站位,拒绝文艺商业运作
③追求艺术理想,实现德艺双馨       
④坚守正道,提高文艺的社会效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3更新 | 14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2届高考二模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10 . 从结绳记事到互联网,媒介演变正在降低信息传播的成本和难度。进入数字时代,很多知识内容通过短视频、问答、直播等形式传播,让受众有机会了解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学习到更多新知识,激发起大众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同时,碎片化、同质化、过度商业化等信息和知识也有所增加。为此,数字时代要提升大众信息素养。这就需要(     
①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促进传播媒介的规范化发展
②在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的同时,杜绝传媒的商业化倾向
③注重传播内容的趣味性、通俗性、实用性,激发情感共鸣
④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知识承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