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有“天人之辩”。天,指天道或自然;人,指人道或人为。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天人之辩”成为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但也强调“畏天命”的必要。墨子重视人的“强力而为”,提出“天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孟子提出“天人合一”。荀子认为“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柳宗元用元气来揭示宇宙起源和宇宙的无限性。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观点。


(1)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实质上是在探讨什么哲学问题?
(2)古人为何热衷讨论“天人关系”?
2023-02-2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步练习
2 . 1960年,有研究人员发现在牙科手术过程中,手术电钻的噪音也能产生镇痛效果。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声音可减轻疼痛”这个现象的科学机制尚不清楚。然而近期,中科大团队研究发现,低强度声音可抑制大脑“疼痛区”活跃度,进而缓解疼痛。该发现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接近真理
②已有的真理性认识会在特定阶段的实践中被推翻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会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毕达哥拉斯认为,在自然界杂多现象之中,统摄一切的本体不是某种具有质的规定性的物质,而是缺乏任何质的规定并又渗透到所有物质中的一种属性——数。毕达哥拉斯的观点(       
①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属于不可知论
②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③把物质混同于物质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性
④片面地夸大“数”的作用,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2022年11月,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团队通过卫星三大载荷之一的“硬X射线成像仪”(HXI)捕捉到M级耀斑,并首次成功获得太阳硬X射线图像,也是当下国际上地球视角唯一的太阳硬X射线像,其图像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也是“夸父一号”升空后首次发布科学图像。从中可以看出(     
①太空探索以宇宙为研究对象,因而不具有社会性
②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科学家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
④专用卫星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现在已经是距太阳最近的人造物体了。2022 年4月,这枚探测器已经进入距太阳核心18个太阳半径处。帕克探测器测量了该区域的等离子体湍流以及磁场波动,为研究太阳的科学家提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数据,以便后者研究太阳风形成机制。此外,这些测量结果或许还能解决另-个长期困扰科学家的问题:为什么日冕的温度要比太阳表面高1000倍。这一事实佐证了(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类发展航天事业的目的是揭示宇宙奥妙
③认识是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④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2-12-1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A佳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通讯·生物学》杂志发表一项太空生物学实验,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在月球上生长的可行性,表明与在地球火山灰中相比,拟南芥植株在月球土壤样本中的生长速度较慢,并表现出更多应激迹象。这些月壤是阿波罗任务中收集的样本。科学家指出,这些发现表明为了让植物能在月球土壤中有效生长,对植物和月壤的相互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由此可见(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追求真理永无止境
③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④新出现的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且致死率很高的生物安全四级烈性病毒。前不久,中国科学家团队——高福团队的研究发现,人体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不与埃博拉病毒囊膜表面糖蛋白直接相互作用,而是通过结合病毒囊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分子来促进病毒感染。在此基础上,高福团队进一步探索埃博拉病毒进入细胞后在内吞体里发生的入侵机制,率先解析了埃博拉病毒是如何利用细胞内吞体膜上的受体分子,来使得病毒囊膜与内吞体膜发生融合,从而把自身遗传物质输送人细胞内的。这一发现,有望彻底解决困扰人类健康的这一顽疾。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改造规律
④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2-11-25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8 . 2022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夸父一号”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研究太阳“一磁两暴”现象,为影响人类航天、通信、导航等高科技活动的空间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了支持。这表明(     
①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②思维可以正确地反映存在
③规律是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④运动以物质为其存在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试图揭开太阳神秘面纱进行了不懈求索。2022年10月,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开启对太阳的探测之旅。“夸父一号”的科学目标是“一磁两暴”,即太阳磁场,以及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搞清楚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不仅有助于认识太阳活动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对预报空间天气也将提供重要的物理基础。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认识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有助于人类获得直接经验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类对太阳的认识不断加深
④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令人谈之色变的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马尔堡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它们竟然都来自蝙蝠!蝙蝠的身体是一个巨大的“病毒储藏库”,是多个致命传染病的发源地。通过中间宿主,这些病毒可能传播给人类,科学家们研究蝙蝠对人类认识病毒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蝙蝠与灾害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研究蝙蝠能阻止矛盾由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
③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不是抽象的物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