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茜素这一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还一无所知。当时,某些学者认为:“人的智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彻底地了解到不可测量的微体内部。”他们认为“在化学中我们任何时候也不应超出经验之外。”下列观点与学者认识相符的是(       
①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②人们不能够通过实践去了解并认识分子的结构
③自然界不存在无法认识之物,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
④物质的分子是一种人们永远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5更新 | 29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认为“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正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后者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③二者的观点对于世界本原的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④二者的观点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2-27更新 | 755次组卷 | 116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前模拟(二)政治试题
3 . 基于“嫦娥四号”获取的可透视月壤内部状态的月面雷达数据,我国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月球表面年龄与月壤内部非均匀性呈正相关。这是国际上首次获知月球表面年龄与月理内部非均少性的关系,其普适性测盖了月球平所有月海区域,为研等月球表层环音变化和资源探测奠定了重要基础。这表明(     
①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③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改变世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庄子梦中幻化为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发觉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庄子的观点(     

①涉及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回答了世界本原的问题
③否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07-18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7年10月16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联合宣布发现“双中子星引力波事件及电磁对应体”,这是人类第一次同时探测到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证实了双中子星并合事件是宇宙中大部分超重元素(金、银)的起源。从哲学角度看,这一发现证明了
①天地自然在本质上都是客观实在的
②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意识都是物质的
③人的思维与客观实在具有同一性
④超重元素(金、银等)为世界的本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的这一哲学命题。庄子提出的这一命题(     
①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②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③正确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且不能回避的问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 . 2018年8月13日凌晨4时前后,英仙座流星雨如约而至。对于此次流星雨,天文机构早有精确预报。这说明
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     
②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③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9-09-1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8 . 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辩和形神之辩,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辩和心物之辩。这些论辩都蕴涵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这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
A.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D.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2019-03-11更新 | 32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前模拟(一)政治试题
9 . “悟空”于2015年12月发射升空,是中国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2017年12月,“悟空”(DAMPE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布了首批科学成果。基于“悟空”采集的数据,科研人员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能谱,将有助于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蛛丝马迹。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的发展为认识的深化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在微观世界中,有两个共同来源的微观粒子,即使隔着一个太阳系,只要其中一个粒子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状态立即发生相应变化,如同一对有“心灵感应”的双胞胎,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称作“幽灵般的超距离作用”的“量子纠缠”。这表明
①两个处于纠缠态的量子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科学预言是科学实验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④微观世界同样可以被人类所认知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