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需要新基建,2020年,“新基建”成为热词,“新基建”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市场将5G基建及应用、光伏电网及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7大领域归类,并冠以“新基建”这一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力推动“新基建”的正确性。
2023-05-2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导学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有“天人之辩”。天,指天道或自然;人,指人道或人为。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天人之辩”成为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但也强调“畏天命”的必要。墨子重视人的“强力而为”,提出“天志”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孟子提出“天人合一”。荀子认为“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柳宗元用元气来揭示宇宙起源和宇宙的无限性。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观点。


(1)中国古代的“天人之辩”实质上是在探讨什么哲学问题?
(2)古人为何热衷讨论“天人关系”?
3 . 议学活动2:被谁吃了

议学材料   视频:鲁迅写出《狂人日记》



议学问题:
(1)那个时代背景下被吃掉的是谁?
(2)吃人的礼教和吃人的时代谁决定谁?
(3)我们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要如何才能正确认识世界?
2021-10-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政治新教材议题式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4): 1.2哲学的基本问题(觉醒年代之谁吃了谁) 导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