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观唯心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 道试题
1 . 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2016-12-1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边城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 . “万物皆备于我”“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
C.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本原的问题
D.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11-12高二下·山东聊城·阶段练习
3 . 成语“信口雌黄”“指鹿为马”共同体现了(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2016-12-12更新 | 427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南醴陵市二中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4 . 有人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016-12-12更新 | 62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1-12高二·甘肃天水·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经济学家门格尔和希克斯等人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4个面包可以“无差异”,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以下说法与该观点一致的是(  )
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②吾心即宇宙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心外无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16-12-12更新 | 108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政治试题
11-12高二·吉林松原·阶段练习
6 . 材料一:《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
材料二:王守仁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以为“良知”即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材料三: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哲学的什么派别?
(2)简要评述材料一反映的观点.
2016-12-12更新 | 6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湖南益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12-13高二上·北京·期中
7 . 、“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下列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世界的本原是水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存在即被感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2016-12-12更新 | 9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湖南益阳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8 . 材料一:下图显示的是某地区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中认为图中说法是唯心主义命题的人所占的比例。


材料二:王允《订鬼片》: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一中部分人认为世界上确实存在着鬼,这和材料二中对鬼的认识有什么本质区别?
9 . 下列对成语“刻舟求剑”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承认了物质而否认了物质的运动                 
②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③承认了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④形而上学观点的体现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2016-11-2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10 . 下列说法与漫画《草包学者》所反映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2016-11-26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