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世界的本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龙作为图腾崇拜的产物,素来被视为祥瑞。现在,龙文化褪去了神秘主义的外衣,凡是与龙有关的事物、叫法,都象征着奋发向上、和谐美好、积极进取的精神。关于龙的形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神话中的事物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想象
②龙图腾作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赋予了龙文化新的内涵
④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现实中龙的存在赋予了设计者灵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5-3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高三下学期高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2 .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2023年11月25日木星合月将现身夜空。到了25日天黑以后,明亮的木星和一轮盈凸月真的从东方升起。月球和木星是夜空中排名第一和第三明亮的天体,本次相合时木星和月球的亮度几乎接近极值,交相辉映的场景赏心悦目,带来了极好的视觉享受。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2023年7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发表了中国科学家一项重要发现——通过“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一颗原本被认为“熄灭”的脉冲星,仍然可以探测到极其微弱的窄脉冲。这是“中国天眼”探测到的脉冲星辐射新形态,对揭示脉冲星磁层的极端物理环境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科技进步提高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④认识发展必须依赖现代科技提供的认识工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布放深水生态潜标,这也是中国首次在极地布放生态潜标。这套潜标的主要生态传感器依托重点研发项目自主研发,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该套潜标布放水深约3000米,计划放置1年,将收集长周期序列的磷虾数据以及相关的生态环境参数数据。由此可以推断出(     
①任何科学实验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活动
②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应该立足于人类的需要
③科学认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政府于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北京时间12时),正式开启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工作,后续排放时间将持续达30年之久。处理核污染水的方案,包括地层注入、海洋释放、水蒸发释放、氢释放、地下掩埋等,但日本政府却选择了最省钱、最自私的海洋释放方案,即直接将核污染水排向海洋。据调查,日本核污水将在 57天内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受到影响,10年内蔓延至全球海域。其危害将是多方面、全球性的,如对全世界海洋生态系统、辐射传播风险以及经济产业等都会造成恶劣影响,并将长期存在,对人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覆水难收,遗祸无穷。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受到了本土渔民和周边国家的一致抗议,国际上绝大部分国家也对其表示了强烈谴责。韩国多地民众举行抗议集会,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甚至通过绝食抗议尹锡悦政府的不作为和无能;中国也于当日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敦促日本政府立即停止核污染水排海。


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评析日本政府的这一行为。
2024-02-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6 .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把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土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9更新 | 523次组卷 | 208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脑内多巴胺缺乏,就会出现震颤、僵直、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病症状。研究发现,多巴胺不仅会影响身体活动性,对记忆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部分解释了为何帕金森病患者及抑郁症患者常会并发认知障碍。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                           
②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④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3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的教授与多位国际学者合作,实现了钛稳定同位素组成的超高精度测量方法,并用它揭示了地球地幔的运转模式是呈阶段性演变的,指出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下接近全地幔对流的模式只是地球演化近期的过渡状态。上述材料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②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④科学实验是感性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3年8月,备受瞩目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能扫地、会做饭、端咖啡、送快递、从事危险的职业……凭借聪明的“大脑”、灵活的“四肢”,人形机器人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得到应用,受到市场青睐。材料中的人形机器人(     
①是意识的产物,不可能取代意识
②验证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
③拥有自主意识,是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④具有能动作用,能延伸人类的部分生理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唐代,世人钟情牡丹并为其赋诗、但也有关于梅花的名诗。僧人黄檗禅师所作的《上堂开示颂》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其中“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借梅花顶风冒雪开放并散发芳香比喻经过艰苦摸索而顿悟禅机,从而劝诫世人应具有梅花的这般品性。下列对此作出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①诗人能动地反映梅花的特质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②诗人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赋予了梅花精神表征的意象
③诗人发挥意识活动的目的性真实再现了梅花超凡脱俗的傲骨
④梅花的特性与人的精神相联结离不开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