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的规律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7 道试题
1 . 某地以自身对比国内和国际的主要城市后,找准定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做到“量体裁衣”,提高产业政策“精准度”和应变能力。该地做法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A.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C.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各不相同D.要将事物如实看成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2 .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奋进新征程,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请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人的力量在心上”的哲学意蕴。
2021-12-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大联考政治试题
3 . 假如日后鲁人果真“徙于越”,使得越人不再“跣行”、“被发”,带动越地纺织业日渐兴隆。从上述产品和市场的辩证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B.随着环境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意创造需求
C.时代变了,人们的认识规律也发生了变化
D.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东西
2021-12-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代市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早在2018年,习总书记就指出当前我国的教育压力普遍前移,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现象正损害着学生的身心健康。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则迈出了回归教育规律的关键一步。这佐证了(     
①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利用
②规律是普遍的,发展教育需要科学的认识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④把握事物的规律性离不开正确意识的指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0更新 | 43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强基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统测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世界面临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重大挑战,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格局、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关键因素。

材料一   淀粉是人类粮食的最主要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淀粉主要由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二氧化碳和水转化而成。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人工合成碳水化合物,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梦想。但是,他们还尚未实现复杂碳水化合物的人工定向合成。近日,天津工业生物所的科研人员以“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变方式,成功创制了一条利用二氧化碳和电解产生的氢气合成淀粉的人工路线。这一成果使淀粉生产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并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复杂分子开辟了新的技术路线。专家预计,如果未来该系统过程成本能够降低到可与农业种植相比的经济可行性,将可能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发展。

材料二   重大原创性突破的背后,离不开科研团队多年的努力和坚持,他们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聚焦人工合成淀粉与二氧化碳生物转化利用,开展需求导向的科技攻关。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具备不同专长的人和团队组织起来,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对承担分任务的科研团队进行严格考核,通不过考核的团队,则由新的团队替换来重新完成任务。不同团队聚在一起,为一件事、一个目标、一个任务共同努力,协同攻关,最终实现了原创性重大突破。


(1)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我国科研人员为什么能在淀粉人工合成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知识,说明我国科研人员如何实现淀粉人工合成技术的重大突破。
2021-12-10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在互联网平台上,可以发现盲盒销售者不断开疆拓土,扩大销量。2021年“6·18”某物流平台盲盒手办预售备货量同比增长1000%.报告显示,潮玩消费群体中超六成更加偏好盲盒,超七成盲盒用户对其满意度给予正面评价。对纷繁复杂的盲盒市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盲盒销售者创造规律,推动市场发展       
②盲盒爱好者的偏好缘于世界不可知性
③盲盒爱好者的购买活动受意识的指导       
④盲盒生产者发挥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 . 每当地球上发生重大自然灾难,世界末日的传言就会甚嚣尘上。虽然科学界对此嗤之以鼻,但是一些民众却对此深信不疑。这启示我们(     
①要服从自然,人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都是极为渺小的
②要尊重自然,自然界的各种客观规律都是永恒不变的
③要尊重规律,物质运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要相信科学,自然界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具有客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10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曾几何时,PM2.5频频爆表、不敢出门,河流既黑又臭、鱼虾绝迹……人们尝到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苦果。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发出警示:“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中国,全面打响蓝天、碧水、青山保卫战。

为了一汪碧水,深圳发起“驯水”攻坚战,以绣花功夫推进雨污分流、源头治理,投入上千亿元改善水环境;为了一道青山,陕西拆除秦岭违建,1000多栋违建被彻底整治,相关人员受到法律惩处;为了一片蓝天,河北向积攒多年的家底开刀,钢铁产能由峰值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犹如一把利剑,推动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守护了祖国绿水青山。

《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天更蓝,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至87%;水更清,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提高到83.4%;家更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总数达到1.18万处。2020年9月,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全球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中国生态环境何以取得明显改善”主题写一篇小评论。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9 . 对人的大脑而言,头脑的思维活动越多,网络神经就越粗,如果活动越少,网络就会断开,神经纤维就会变短甚至消失。大脑一旦有了指令“电流”,“电流”在通过时遇到断开的网络,整个人体就无法按照大脑的指令去工作。材料表明(     
①人类大脑的思维活动规律是主观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大脑的复杂性是产生思维的生理基础            
④人的思维或精神运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2-07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文)
10 .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战略性工程。目前,南水北调工程两条线路累计向北方地区供水超过46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4亿。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     
①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能改造客观事物                       
②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④南水北调工程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了客观条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