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在塑料循环升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在无需额外添加氢气或溶剂的情况下,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环状烃类,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提供了新方法。这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改变物质的客观属性
②人们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③实践的发展推动人们进行新探索
④世界的永恒发展以人为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16更新 | 1382次组卷 | 19卷引用: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2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新彗星,于2023年3月1日被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命名为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该彗星的轨道周期为61751年,意味着这颗彗星要6万年才到访地球一次。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近,其亮度将快速增加,有望在2024年9月成为肉眼可见的大彗星。这说明(     
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③世界的物质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④物质的存在越来越依赖于人的发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②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③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依赖的
④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6更新 | 928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4 . 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宇宙中有三类中微子(电子型、缪子型、陶子型),它们可以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缪子型中微子转变成电子型中微子的概率高于缪子型反中微子转变成电子型反中微子的频率,有迹象显示正反中微子行为存在差异。中微子类型研究佐证了(  )
①不同类型中微子都是特殊的物质形态②不同类型中微子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
③正反中微子的运动都具有相同的规律④正反中微子变化规律都源于科学发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④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08-21更新 | 570次组卷 | 5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6 . 在粒子物理学里,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和物质是相对立的,会如同粒子与反粒子结合一般,导致两者湮灭并释放出高能光子或伽马射线。反物质(       
①概括了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②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③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④其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2-15更新 | 403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2020-11-17更新 | 165次组卷 | 51卷引用: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做反物质。1928年秋拉克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发现有一个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研究。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说明(       
A.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世界的本质并非物质的
2020-05-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这说明(       
A.物质具有客观性B.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具体物质
C.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物质
10 . 我们常见的柳絮纷飞,在诗人笔下却是“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A.客观实在性B.主动创造性C.直接现实性D.目的计划性
2020-01-07更新 | 109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学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