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秋天的一杯奶茶”,网络流行用语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事实上,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④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3-28更新 | 80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政治试题
2 .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
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3-14更新 | 17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3 .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首次从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出高蛋白基因THP9,并通过杂交实验,有效提高了现代玉米的蛋白含量。这为今后该基因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材料表明(     
A.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B.人通过实践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
C.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往往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4 . 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
③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总和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023-01-26更新 | 817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2年11月7日,云南大学胡风益团队联合国内外相关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一可持续性发表了题为“多年生稻的可持续生产力与生产潜力”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利用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把长雄野生稻的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并进行商业化生产。这说明人类可以(     
①通过意识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
②制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
③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人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物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相互作用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物质是所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物质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不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7 .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②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③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相互依赖的
④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6更新 | 928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8 .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③物质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28更新 | 366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2年8月20日,“双奥之城·长城之约”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一段台词“一次次走近你,不知道我在你身边:一次次离开你,才知道你在我心头”,点燃了人们对长城的挚爱之情。这段台词体现了(     
①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②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
③物质与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④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费尔巴哈说:“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这告诉我们(   )
①存在与意识相互影响,意识都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存在与意识有先后之分,没有存在也就没有意识
③存在与意识相互分离,所以存在可以没有意识
④存在与意识具有一致性,我的意识表达我的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06更新 | 1430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