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的内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物质各种具体形态的相加之和
②人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③物质是客观物质形态的主观映象
④物质具有可知性,意识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3-11-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被称为“小青荷”。“小青荷”这一名称取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青荷”的谐音是亲和,代表着志愿者微笑的亲和力。下列对“小青荷”这一名称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小青荷”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②“小青荷”的取名灵感源自于荷花的品质
③“小青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④“小青荷”是人们主观精神和客观物象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野生水稻长在水里,产量并不高。但是,我们的祖先发现,如果在水稻快成熟时突然把水放掉,水稻为了传宗接代,会拼命长种子(稻谷),而且一株水稻会长出好几支稻穗。运用这种方式种植水稻,水稻产量会提高,水稻也因此成为人类的重要农作物。这表明(       
①改变水稻的生长规律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
②人类能够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新物质
③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规律
④人类可以有效地利用客观规律以造福自身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在塑料循环升级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在无需额外添加氢气或溶剂的情况下,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环状烃类,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提供了新方法。这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改变物质的客观属性
②人们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③实践的发展推动人们进行新探索
④世界的永恒发展以人为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16更新 | 1382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训练后的AI歌手不仅能模仿某些“明星歌手”的独特音色与唱腔,还能轻松驾驭各类曲风、自如翻唱,很快成为众多创作者的“流量密码”。甚至还有专业歌手正式发行AI歌曲,由人工智能模型演唱最新单曲。AI歌手(       
A.会逐渐成为当代音乐创新性构思的重要主体
B.取代专业歌手是音乐创作自我否定的必然结果
C.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的具体物质形态
D.是实现新形式的事物代替旧形式的事物的体现
6 . 俗话说“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时节,在南方稻作区,水稻逐步开始插秧,“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田野处处一派忙碌景象。人们关于农时的谚语或诗句(     
①表明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②是对世界物质性的主观反映
③是意识反映事物现象的体现             
④反映了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下列对物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②物质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③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分割的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又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新彗星,于2023年3月1日被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命名为C/2023 A3 (Tsuchinshan-ATLAS)。该彗星的轨道周期为61751年,意味着这颗彗星要6万年才到访地球一次。随着距离太阳越来越近,其亮度将快速增加,有望在2024年9月成为肉眼可见的大彗星。这说明(     
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
③世界的物质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④物质的存在越来越依赖于人的发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是陆游眼中幽寒孤若的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毛泽东眼中傲雪凌霜的梅花。对梅的不同认识(     
A.来源于对梅的主观感受B.是客观实在性的活动
C.体现了意识活动能动性D.是对梅形象的直观反映
10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启示我们重视(     
A.物质的决定作用B.意识的能动作用C.规律的普遍性D.物质的运动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