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下列对漫画《争论不休》蕴含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       

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识没有客观标准       
②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地看问题
③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同       
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9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据介绍,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起源都离不开原子气体,观测宇宙中的气体是天体物理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日前,中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为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起源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窗口。由此可见(       
①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原子气体       
②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③科学实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来源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近年来,江西省着力加强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全省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内受保护湿地面积56.41万公顷,尤其是鄱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数量逐年增加,鄱阳湖区已成为候鸟安全越冬栖息的美丽家园。这说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创造新物质改善候鸟栖息环境
②尊重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多样的
④自然界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2023年10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公众展示了从小行星贝努采集到的样本。贝努小行星于1999年被发现,人们猜测它可能保存有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初物质。分析显示,样本中含有水、碳、含铁矿物等。此次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③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暗物质指的是那些不发射任何光及电磁辐射的物质。人类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微波背景辐射等研究表明:人类目前所认知的部分大概只占宇宙的4%,暗物质占了宇宙的23%,还有73%是一种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暗物质的存在佐证了(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世界并非统一于它的物质性
C.自然界是不可捉摸的D.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6 .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空间探索活动,“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不断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致力增进人类共同福祉。随着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中国正从航天大国加快向航天强国迈进。我国开展的这一系列空间探索活动(     
①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不断发展的动力
②表明追求真理是开展空间探索的根本目的
③进一步佐证了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④提高了空间认知能力,改变了世界本质和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印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
8 . 明媚的阳光里,清透的河水中泛起阵阵绿浪,市民在公园步道上享受着惬意的时光,2022年6月27日,成都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开园发布仪式在九道堰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段举行,这也标志着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正式开园。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的设立(     )
①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②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③尊重了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④说明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物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2021年3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四种全新的粒子,它们是四种不同的四夸克态。这四种全新的粒子(       )
①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②是万事万物的共性
③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④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2022年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宣布,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将其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嫦娥石”的发现印证了(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②人类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认识世界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④思维能反映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