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作为2020年《自然》十大科学发现之一,人类首次观测到银河系内快速射电暴。这其中,就有“中国天眼”的功劳。快速射电暴,虽然仅持续几毫秒,却相当于地球上几百亿年的发电量,完全以不可见的无线电波释放掉。而要“看到”快速射电暴,就需要借助“中国天眼”。这说明(     
①“中国天眼”的创造性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
②“中国天眼”的发现不断揭示和论证了世界物质性
③科技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④科技使意识具有了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人的身体是抗击病毒的机器,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人会发烧,升高的体温刺激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在理想的情况下,热量创造了一个环境,让病原体难以生存。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自然界的温度不断升高,病原体生存的环境也在整体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加能够适应人体发烧的体温,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材料表明(     
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人类要保护自然环境
②人类在受自然环境制约的同时也改变自然环境
③人类只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不能改变自然环境
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人类不能随意改变自然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3-26更新 | 725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3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这说明(     
①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发展就是对既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突破
③矛盾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常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3-21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4 . 40多年的,浙江省玉环市移山填海,筑起漩门大坝,连通玉环本岛与大陆。大坝建成后,阻断洋流,漩门湾与乐清湾水体不再流通再加上围垦工程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海湾生态恶化。如今,玉环市主动拆坝建桥恢复水系的自然连通,有效改善了海湾生态环境。从“筑大坝”到“拆大坝"体现了(     
①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②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活动导致生态恶化
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实现飞跃④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服从自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黑土地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综合性的工作。地处东北黑土地核心区域的黑龙江省在黑土地保护上一直在探索和不断实践,分批次实施试点项目,在平原旱田、坡耕地、风沙干旱及水田等不同类型区,探索形成了9种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5年来耕层平均厚度增加3.5厘米。材料说明(       
①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有机统一                       ②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要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近日,科学家利用宇宙三维地图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宇宙结构之一——“南极墙”。现代宇宙学表明,宇宙是由暗物质、暗能量主导的,但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我们还一无所知。而“南极墙”等宇宙大尺度结构中,则很可能藏匿着大量的暗物质。“南极墙”的发展表明(     
①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是客观存在的②整个物质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③世界本质是暗物质能量④世界只有尚未认知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7 . 英国学者汤因比曾说,人类是大地母亲强有力和最不可思议的孩子。在生物圈的所有居民中,只有人类同时又是另一个领域——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领域的居民:人类获得意识以来,就一直想成为环境的主人,这说明(       
①人类会因为其意识的能动性而“翻身为主”
②人类既是物质性的存在,又是精神上的存在
③人类的意识对大地母亲而言,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人类对环境的有意识改造,决定了“大地母亲”的发展变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25更新 | 609次组卷 | 9卷引用:八省联考2021年1月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政治试题
8 . 2020年11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宣布发现了一种形似虾一样的动物化石―“麒麟虾”,该化石来自5亿多年前,身体兼具真节肢动物和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多种特征,是打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过渡型物种,为生物进化论增添了新的实证。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意识的反应形式是主观的
③世界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④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于2020年11月1日开始,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可为编制“十四五”规划等提供重要信息支持。这是基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
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④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因素之一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10 . 《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该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开始发问,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奠定了屈原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屈原思考的问题表明(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猜想和想象 ②哲学的产生与人们在实践中的反思密切相关
③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 ④屈原思考的问题已触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26更新 | 999次组卷 | 19卷引用:海南省2021年高考压轴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