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浙江运用大数据建立“一图一码一指数”精密智控机制,为精准施策、差异化抗“疫”提供了信息支撑。差异化抗“疫”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物质世界变化具有普遍性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 . 公元前430至公元前427年,席卷整个雅典的瘟疫使劳动力和兵力锐减,对东罗马帝国带来灾难性后果;我国唐朝天宝十三年,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因疫病,众多士兵病亡,最终大败,成为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之一。这些史实佐证了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部分会对整体产生重要影响
③环境因素能够改变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④人口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0-05-13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届高三5月教学测试政治试题
3 . 自上世纪中期开始,人们就一直在探寻黑洞的秘密。2019年4月10日晚9点,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仍然成立。这表明
①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认识水平有关②空间的观念随着人的认识发展而拓展
③空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分布及运动状态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5-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运城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政治试题
4 . 2019年4月10日晚9点,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球六地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这是继2015年人类通过引力波视测“听到”两个“黑洞”合体之后,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视界”.证据。有科学家认为,这张看起来有点模糊的照片意义非凡,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表明
①黑洞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黑洞的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
③空间的性质依赖于物质的分布及其运动状态
④人类对黑洞的认识发展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漫画《拥抱不确定的生活》告诫我们

①人在社会发展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       ②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是难以避免的
③现实生活是客观的物质性的过程       ④以不变的计划应对不确定的生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并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创造性地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内容纳入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调整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我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辩证的否定是事物之间的否定,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网络小说是网络文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体裁。网络小说的类型众多,远远超过传统文学,大致可以分为玄幻、奇幻、武侠、仙侠、都市、现实、军事、历史、游戏、体育、科幻、悬疑、二次元、盗墓、穿越等类型,其中玄幻穿越类最受青少年欢迎。玄幻穿越类小说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创作者以年轻人居多,他们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而网络文学平台为他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展示空间。同时,现代生活节奏快,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大,职场竞争激烈,玄幻穿越类小说及时给年轻人提供了栖息的港湾。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的存在是为了人类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但玄幻穿越类小说达不到这点。阅读玄幻穿越类小说,只能观照虚拟世界中的自己,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真实的自己。虽然阅读此类小说,也会让人展开对个人在历史中的价值等问题的思考,但青少年过多地阅读,容易患上像《包法利夫人》爱玛那样脱离现实而沉浸幻境的心理疾病。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应如何让“艺术的存在是为了人类观照自己、认识自己、思考自己”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谈对玄幻穿越类小说的认识。
2020-04-2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8 . 北京中轴线是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长7.8公里,称为“龙脉”。上世纪九十年代,中轴线向北延伸到亚运村、北辰路。如今,中轴线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历史纵深感。在北京新的规划蓝图中,这一令世人赞叹的城市景观,再次向南北两侧延伸,连接北起奥林匹克公园,南至南五环外的广阔地区,成为集中体现古都保护和城市发展的一条新轴线。这条线路,不只是北京的中心地标,更是华夏文明的精彩印记。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谈谈如何让中轴线这条古老的北京符号更加焕发出生机勃勃的魅力。
2020-04-16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A卷)
9 . 好歌经久不衰,让人回味无穷。民谣《画》中唱到,画上有你能用手触到的彩虹,画中有我决定不灭的星空……画上母亲安详的姿势,还有橡皮能擦去的争执。《画》让听众有很强的代入感,如临其境。这从一个角度说明
①思维具有能动性②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一种猜想
③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4-05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尤其物理学相继出现了许多重大发现,新的实验事实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等传统观念,于是“物质消失了”的论调甚嚣尘上。对此, 列宁旗帜鲜明地指出:“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能达到的那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认识正在深化;那些以前认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特性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的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某些状态所特有的。”这表明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②物质具体形态是永远都不会消失的
③哲学上的物质并非指物质具体形态
④意识能动性改变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