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老子》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即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认为有无之间是相互从属的关系B.蕴含着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
C.科学解释了整个世界的本原问题D.强调了高深之间对立排斥的关系
2 . 近日,英国华威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囊泡。它是人类细胞中一种前所未知的成分,能像骑自行车的快递员一样穿梭于繁忙的交通中运送蛋白质。这项发现或许可以解释细胞在疾病(比如癌症)中扩散的机制。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④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0-06-29更新 | 249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平湖市2020届高三5月选考模拟政治试题
3 .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经过三年努力,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了世界首例核心节律基因BMAL1敲除猕猴模型。该成果为脑认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药物研发等提供新型高效的动物模型。中国科学院基因研究(       
①表明事物发展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基于世界是统一的客观的物质世界
③力图揭示基因编辑领域的特殊规律
④证明了人的认识能突破生理素质的条件限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演进历程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历史过程。

发展阶段主要思想
萌芽探索期
(改革开放前)
把环境保护上升到宪法的高度等思想;坚信社会主义能够解决环境问题等思想……
初步雏形期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保工作上升为基本国策;建立环境法律制度……
形成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设,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丰富完善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
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基本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六项原则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1)结合材料,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原理,分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历程。
(2)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紧扣主题,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原理运用得当,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50字左右。
2020-06-11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5 . 2019年9月初,中国科学家在玉兔二号拍摄的一个小陨石坑中发现了含着某种颜色和光泽,有别于周围月球表面环境的物质。有研究人员表示,最大的可能是这种物质是陨石撞击月球时产生的熔化的玻璃。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哲学的进步推动具体科学发展               ②科学探索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0-06-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老六所四星高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政治试题(海州高中 、赣榆高中 、海头中学 、东海高中 新海高中 、灌云高中)
6 . 2019年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在全世界多地同时召开发布会,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这是证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视界”证据,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宝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表明( )
①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②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是客观的
③科学研究改变了人们对时间和空间性质的理解④时间、空间的属性随人的认识发展而拓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6-0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文综政治试题
7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醒公众,2020年4月底至5月初,将有两颗存在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二者不会对地球产生任何影响,大家不必担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8 . 下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④①③②D.①②④③
2020-05-28更新 | 277次组卷 | 44卷引用: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9 . 2019年4月,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发布了世界上首张黑洞图像,公布了人类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有科学家认为,它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是对的,并将进一步帮助科学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质问题。人类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       
①佐证了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
②推动人类认识不断拓展深化
③说明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直观更可靠
④表明物质的存在与人的实践和认识水平有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影响广泛。
【认识宏观经济,要看基本面】

材料一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对经济有机体而言,“受伤”的程度不仅受外部因素影响,也与经济体自身的“体质状况”和“修复能力”有关。

从“体质状况”上看,中国经济具有坚强的发展韧性,中国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国经济的回旋空间很大。

从“修复能力”上看,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就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了全面部署。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坚持“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加大资金投入,出台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措施,加大优惠利率信货支持力度,为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保驾护航;
◇救助和帮扶受疫情冲击而失去工作的劳动者,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利用疫情对社会总需求的这种外生冲击,调整供给结构,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刺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从长远看,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论证,只有筑牢制度防线才能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防控新冠疫情,政府在作为】

材料二   疫情一经发现,北京市迅速作出反应。1月20日,北京市首次通报确诊两例新冠肺炎病例。22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4日,北京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30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村)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发布,总体要求实施群防群治,网格化、地毯化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进行自我保护。

3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呈现出全球大流行特征,境外输入已经成为北京市疫情防控的主要风险,首都联防联控协调机制采取更加严密有力的措施:进一步严格进京管理,进一步加强社区防控,进一步加强商务楼宇管理,进一步严格入境健康管理。

随着疫情的变化,北京市不断调整政策。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让百姓更有安全感。

北京市政府疫情防控的部分措施

建立疫情防控

专项资金池

加强防疫宣传

支持企业

复工复产

加强便民服务

开通专门监督

热线12345

主要用于全市医药物资储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防控所需医用设备设施和防护物资等。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宣传和心理调适工作,进一步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做到科学防控。开辟一站式、全链条并行、48小时内办结的审批绿色通道,开放产业链共享云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增加蔬菜配送直通车、定制公交等服务,加强对居民生活的精准服务。畅通政企、政民沟通机制,对于未依法履行新冠肺炎疫情报告、履行职责的,接受专项举报。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积极作为能让百姓更有安全感。
【期盼疫情结束,人类应反思】

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全球“大流行”,极有可能与人类的不当行为有关;澳大利亚山火燃烧半个国家,12.5亿稀缺动物死亡,许多房屋被毁,有人因火丧生;此外,还有西班牙大暴雪、菲律宾火山爆发、土耳其地震、东非蝗灾……灾难面前,人类如此渺小,让我们重新回到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3)有人说,“地球可以不需要我们,但我们却需要地球”。对此,你是否认同,运用哲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0-05-21更新 | 3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