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①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022-11-15更新 | 370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2021年3月,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十年一遇的雾霾天气。有科学家指出,研究特殊天气现象及其过程,就是要在可能条件下进行干预,而不能听天由命。但作为大气重污染主要现象的“雾霾”的形成机理我们还没完全搞透,减少雾霾灾害路途遥远。这启示我们(     
①认识和把握规律是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基础
②受制于主客观条件影响,人们无法获得真理性认识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决定了获得真理有一个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下述文字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候的容颜,可知谁愿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     
④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2022-01-14更新 | 2520次组卷 | 56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政治试题
4 . 2021年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严重洪灾,截止8月2日12时,郑州市遇难292人,失踪47人。人们纷纷感叹,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天,都还只是一个梦想。洪涝灾害让人们损失惨重,需要科学防治,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洪涝灾害,这是基于(     
①改善生产方式有助于消除自然灾害发生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④顺从自然才能有效地防范自然灾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25更新 | 485次组卷 | 1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为开展规模更大、更丰富的科学实验,了解太空和宇宙奠定了坚实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②有力论证了世界上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深刻揭示了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④说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22更新 | 316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政治试题(A卷)
6 . 5月17日,“祝融号”火星车与“天问一号”环绕器之间已经建立器间通信链路,第一次通过环绕器传回了火星车遥测数据。通过此次传回的火星数据,我国将更好的认识火星。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 远在千里之外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烟花”,给内陆省份河南带来特大暴雨,并引发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河南特大暴雨让人们始料未及,这说明(       
A.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B.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8 .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
D.物质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9 . 已故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谈到“人死后意识去哪儿了”这一问题时说:“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霍金的回答符合以下哪些哲理(     
①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主观世界②人能够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
③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从此,全党全国全社会立下愚公移山志,苦干实干,终于实现了全国贫困县“清零”。这一过程(       
①尊重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②经历了曲折迂回的道路
③积累了新的质变的条件
④改变了事物发展的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5-2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最后一卷政治(第二模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