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探索世界的本质中体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论证其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成豆苗
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2023-09-12更新 | 1396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方红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一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存在的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9-05更新 | 935次组卷 | 46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时间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刻度。1秒钟,电影放映24帧画面,蜂鸟振动翅膀55次;1分钟,登山队员攀登珠峰顶峰58.8厘米,“复兴号”前进5833米。时间创造无限可能。有人努力奔跑,用全力以赴的冲刺突破极限;有人砥砺前行,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辛勤耕耘。原本匀速流动的时间,正是在生生不息的奋斗中,定义生命的精彩、定格历史的脉动。人们在奋斗中“定义”时间,说明时间是(     
①测量事物运动的客观尺度
②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事物运动的主观联想
④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7更新 | 941次组卷 | 25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节能是全球照明产业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欧盟、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等纷纷推出淘汰白炽灯等传统高能耗产品等的措施,旨在普及推广节能灯。根据欧洲委员会规定,所有非指示性灯具必须符合最低能源效益规定。符合上述材料信息的哲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C.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D.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中
5 . 湖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于2022年12月22日在武汉举行。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和审议了省委书记王蒙徽受省委常委会委托作的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了2022年全省经济工作,部署了2023年全省经济工作。省委书记王蒙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忠林就经济工作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指出:2023年全省经济工作要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决扛起稳定经济增长的政治责任,全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发展态势,在“稳”的基础上积极求进。材料所体现的哲理(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是承担者
6 . 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实施21年来,黄河下游河道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02年的每秒1800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每秒5000立方米左右,黄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已达3.1米这意味着黄河“地上悬河”的历史正在被改写。这表明(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有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上只有不可知之物,没有未知之物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有条件的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有其客观规律
8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书写新篇章。
三场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看中国的京津冀,看京津冀里的中国。
◇2014年第一次座谈会召开之际,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座谈会提出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第二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此次座谈会重点指向的正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2023年第三次座谈会召开之际,新时代进入新征程。此次座谈会明确“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时代变迁,认识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是精神运动的载体
②因时而动,循势而往,京津冀规划与国家发展进步同频共振
③规划引领,区域协同,运用创新精神推动规划与发展的矛盾转化
④先行示范,服务全局,以局部的大胆探索服务于整体的统筹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05更新 | 7485次组卷 | 35卷引用: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9 . 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国共记录到有感地震176次,平均每天会发生地震1.96次,其中地震发生次数最多为新疆地区,达到了65次。有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专家的观点蕴含的哲理有(     
①规律是客观的,震动是地球运动的规律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③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在2022年6月16日,有77年一遇的七星连珠火爆来袭,时间一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将一字排开。根据八大行星的公转速度和公转轨道数据,可以计算出七星连珠的出现时间,从公元1年到3000年,一共会出现39次七星连珠,平均77年才出现一次,所以难得一见。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七星连珠时,七颗行星是绝对静止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