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2023-12-02更新 | 916次组卷 | 15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樟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B.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唯一特性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支配事物的发展
3 .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问题
4 . “人生就像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客观的D.运动是暂时的、相对的
2023-11-2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学考类)
5 . 自然界中许多活性物质处于高黏度的环境中,科学实验表明,与单一组分的低惯性粒子体系或高惯性粒子体系相比,中等密度的混合体系有利于相分离现象的发生,而高密度的混合体系不利于相分离的发生。此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活性物质的集体运动行为,为材料的设计与控制提供参考。材料说明(       
①世界是物质的,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       
②科学研究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认识从实践中来并最终回到实践中去       
④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3-11-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客观实在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运动是相对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1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学考班)
7 . 成语言简意赅、富含哲理。下列对漫画中成语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②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不懂得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物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②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是可以被认识的
③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客观实在性
④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长期从事枯燥无聊的工作,大脑因缺乏刺激和挑战而退化的概率会增加。相反,工作的复杂程度越高,即不断学习新技能、应对新挑战的需要越高,人的大脑认知能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得越强。这反映了(     
①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运动是有条件的
④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④自然界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