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作为一门致力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早已超越了科学家最初的想象,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井喷期”,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社会形态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的思维,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
③人工智能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④人工智能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某班同学对《生活与哲学》的部分章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组分别遇到了困难,请根据各组要求,为他们提供帮助。
(1)甲组同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一节编列了知识提纲,请帮他们补充完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等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____和费尔巴哈的____。
(2)乙组同学自主学习了《探究世界的本质》一节。在学习中,他们混淆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请你帮他们区分。
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3)丙组同学为《社会发展的规律》一节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容制作了图示,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2018-02-2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政治试题
3 .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A.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可以离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C.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16-17高二上·北京·期末
4 .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决定物质的存在方式
B.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017-07-13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题
5 . 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的性质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4-15高二上·安徽铜陵·阶段练习
6 . 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含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心外无物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D.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7 .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仲尼观点相近的是()
①“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
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③“世间万物,变动不惊,明者因时而变”
④“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663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8 . 2015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在中国西南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桃核化石,通过深入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化石和现代桃核极为相似,将桃子的演化史向前推进到距今260万年。材料进一步佐证了 (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11高一·山东济宁·学业考试
9 . 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17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届北京101中学高三上学期统考二政治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话反映的是(  )
A.唯物主义的运动观B.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正确的运动观D.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