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 道试题
1 .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共青团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时代前进、青年发展、实践创新的步伐。这是告诫青年要(     
A.坚信物质是世界本原B.懂得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C.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D.懂得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2 .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①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②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③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④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 . 我国古典文化意蕴深厚,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蕴含哲理一致的有(     
①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②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③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④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地球内部冷热不均,当较热的地幔层遇到冰冷的岩石圈时,会发生热对流现象。在热对流作用下,地球板块会形成挤压、拉张,由此形成山脉、湖泊等自然景观。其中,马里亚纳海沟就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挤压形成的,其深度伴随着地球板块碰撞挤压方向的变化而延长或缩小。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地球板块始终处于绝对运动的状态
②地壳运动形成的景观是相对静止的
③海沟深浅的变化是地壳运行的规律
④物质运动都是物体具体位置的推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有时令的变化,地有丰富的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作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③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④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7 .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月亮的圆缺变化影响着我们的身体:人在月缺时气血较虚,月圆时气血比较旺盛,月亮的盈亏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气血盛衰息息相关。因此养生时一定要利用好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不同时段的养生重点。这一研究结论佐证(     )了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主观能动性是养生质量的依据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23更新 | 348次组卷 | 6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下列说法与其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③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④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05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司马迁在《史记·龟策列传》中有句名言:祸不妄至,福不徒来。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认识、把握事物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
④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5-04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随着网络主播、平台经济等的蓬勃发展,年轻人就业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较于传统的长期就业模式,灵活就业的优势在于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给求职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尝试空间和选择机会。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④新出现的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