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某汽车企业开发的“刀片电池”于2020年3月首次量产,并应用在新车型上。新型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50%左右,成本下降20%—30%,将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这启示我们(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性
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0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2 运动的规律性 同步练习
2 . 在中国,几乎每一个人的网购账号都有一辆“购物车”。有句话颇为流传: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购物车。因为朋友圈可以伪装,但购物车不会撒谎。这句话表明(     
A.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22-23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3 .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关系强调理解误区

2023-01-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作业设计
4 . 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写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
D.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5 . 以下诗句与下图漫画所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B.花自凋零水自流,月自独行我自
C.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D.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6 .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工作性质和环境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如果长期从事枯燥无聊的工作,大脑因缺乏刺激和挑战而退化的概率增加。研究牵头人约瑟夫•格日瓦奇博士说,这一结果印证了大脑“用进废退”的理论。大脑“用进废退”蕴含的哲理是(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③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2020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这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
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暂时的、绝对的
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9-04更新 | 615次组卷 | 22卷引用: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4)4.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8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做事情要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26更新 | 43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时2 运动的规律性
21-22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9 . 在格陵兰岛,冰盖顶端气温升高的速度越来越快,导致冰川表面的融化量逐年增加。气温升高除了会对格陵兰岛冰川产生影响,同样也改变了当地人民的捕鱼、狩猎以及出行方式。上述材料说明(     
①联系着的事物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②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完全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④人类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2-08-25更新 | 576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课时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0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8-13更新 | 3059次组卷 | 194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堂》统编版必修42.2 运动的规律性(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