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1 . 议学活动1:中国的北斗

议学材料   从东方红一号到北斗成功组网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也掀开了中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上充分肯定“北斗”系统建设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议学问题:
(1)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你知道多少?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2)什么是运动?世界上有没有不运动的事物?
(3)归纳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2021-10-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二政治新教材议题式同步备课(部编版必修4): 2.2运动的规律性(中国北斗 星耀全球) 导学案
2 . 火星,对于中国人而言,曾经是一颗神秘的星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将逐渐揭开火星的神秘面纱。下图是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据此可知(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类的活动会破坏自然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④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0-11高三上·浙江温州·期中
3 . 曾经有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是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价值不止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
A.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B.事物的运动变化
C.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D.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2021-04-18更新 | 81次组卷 | 8卷引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4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干脆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前者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②后者是对前者关于运动观的丰富与发展
③两者都滑向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泥潭④后者夸大了绝对运动,否定了相对静止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 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冲压之下,青藏高原每年都隆起,目前整个青藏高原仍在抬升之中,而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一带的抬升幅度是最明显的,差不多是每百年增高7厘米,甚至个别地区的抬升高度超出1米,所以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4米并不是最终值,它还在不断地“长高“中。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①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④自然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因事而制。下列与之对应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③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①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运动的范围很广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有一次,别人问他:“贝克莱先生,假设您站在悬崖边上,闭上您的眼睛,您敢纵身一跃吗?”贝克莱先生哑口无言。这个小故事表明(       )
A.事物的客观实在性依赖于人们能否感知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D.人的意识是一切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