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7 道试题
1 . 据报道,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开始改变鸟类、松鼠和蚊子等多种动物的基因。气候变化对动物习性的影响会反映到遗传上,从而改变动物的基因和进化方向。这一事实说明(       
①要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认识把握事物
②事物的运动变化依赖于人的意识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④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有条件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在哲学史上,对于“运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物质是惰性的,它的运动仅仅是在外力作用下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这一观点(     
①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唯一的特性运动
②正确指出了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看到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④只看到了运动中的量变,否认了运动中的质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 .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一诗句主要表明
①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唯心主义错误
④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上述论断旨在说明
①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   
②运动和物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特性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④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 .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C.意识可以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2016-11-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枣庄八中南校区高二2月调研政治试卷
7 .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必须因势利导,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④事物的质变必须在量变的基础上进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2017学年宁夏平罗中学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2月16日12时04分在台湾高雄市附近(北纬23.18度,东经120.68度)发生4.7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材料佐证了(     
①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物质的运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
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③
9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汇成一句话:“人民至上”。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来实现。这充分体现了     
①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③发展目的和发展手段的统一        
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16-11-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山东淄博实验中学高三4月诊断考试政治试卷
10 . 下列诗句与“灌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