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5 道试题
1 . 2023年1月6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距今2.44亿年的肿肋龙科爬行动物,将其命名为“奇异罗平龙”。研究还发现,在肿肋龙类的演化历史中,它们对于小鱼等猎物的侧向抓捕能力在逐步增加,但同时抓捕之后吞食的效率在逐渐减弱。由此可见(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                       
②自然界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③离开物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                 
④物质是万事万物运动的主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3年5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发现天然玻璃纤维。他们综合分析了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玻璃物质的形态、成分、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发现月球表面频繁遭受陨石及微陨石撞击,导致矿物熔化和快速冷却,产生了各种形态的玻璃物质。这项研究成果佐证了(     
①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的意识能够反映客观实在
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和根本属性
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屹立于青岛前海一线6000年之久的“石老人”,在2022年的一个雷雨之夜发生坍塌。“石老人”是一座17米高的石柱,因形态酷似一名老人坐在海中而得名,并被赋予老父亲执着守望女儿的凄美传说。其实,它是一种海岸侵蚀地貌,历经千万年风雨海浪“雕琢”而形成,此次坍塌也是因常年风化、海水侵蚀所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传说让石头成为“有故事”老人,“石老人”源于人们充满想象的头脑
②把海蚀的石柱神话为“石老人”,属于通过想象来表达情感的形象思维
③“石老人”在人们的不舍中“坍塌”,说明变化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
④千万年“雕琢”一朝断裂,证明事物发展变化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下图为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对照论证笔记中的哲学观点,下列语句的正确排序是(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①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②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
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5 . 恩格斯指出,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都是暂时的,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但是,我们还是确信,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不会丧失。恩格斯的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稳定不变的
④物质与具体物质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某著名教育家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该讲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我们应该按规律办事
C.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载体
D.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让自然更好地顺应人类的需求
7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唐朝诗人李峤和朋友游泸峰山,看到山上景色秀美、茂林修竹、古木参天、清风徐来时随口吟出的《风》。除了诗名,全诗看不见“风”字,但每一句都写出了风的力量,成为写“风”的千古名诗。诗人李峤写“风”的成功得益于(     
①把握了风对叶落、花开、浪涌、竹斜的影响制约作用
②合理想象,创造出了风与叶、花、浪、竹的内在关联
③意境高远,表达出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统一的美感
④切入巧妙,把风的特质寓于叶、花、浪、竹运动的共性之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与漫画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②苍苍不是巧安排,自受皆由自作来
③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④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下图漫画《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
②犯过的错是无法挽回的
③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④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