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4 道试题
1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唐朝诗人李峤和朋友游泸峰山,看到山上景色秀美、茂林修竹、古木参天、清风徐来时随口吟出的《风》。除了诗名,全诗看不见“风”字,但每一句都写出了风的力量,成为写“风”的千古名诗。诗人李峤写“风”的成功得益于(     
①把握了风对叶落、花开、浪涌、竹斜的影响制约作用
②合理想象,创造出了风与叶、花、浪、竹的内在关联
③意境高远,表达出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统一的美感
④切入巧妙,把风的特质寓于叶、花、浪、竹运动的共性之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材料一   宏观物体在不断运动着,有的显著,如斗转星移、江河竞流、马驰羊奔等;有的缓慢,如泰山升高几百米花了100万年,珠穆朗玛峰升高1600米用了50万年。微观粒子也在不停地运动,许多粒子从出生到“衰变”,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和尚慧能认为一切运动都不过是人主观意识的变化。《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很为诧异。

材料三   赏析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
(2)结合材料二,说明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3)结合材料三,用运动和静止的知识,赏析《回乡偶书》(一)。
2023-05-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3 . 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与漫画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②苍苍不是巧安排,自受皆由自作来
③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④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与漫画(作者:田广昊)寓意最相近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5-11更新 | 38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23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5 .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句话意在说明(     
①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③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07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6 . 下图漫画《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
②犯过的错是无法挽回的
③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的
④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随着网络主播、平台经济等的蓬勃发展,年轻人就业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较于传统的长期就业模式,灵活就业的优势在于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给求职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尝试空间和选择机会。这表明(     
①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生产关系的完善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被断定为必然性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则是一种具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下列涉及必然和偶然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物质呈现的形态具有偶然性,而物质的存在则是必然的
②事物变化的方式具有偶然性,而其变化规律则是必然的
③事物的相对静止具有必然性,而其绝对运动则是偶然的
④真理由实践决定具有偶然性,而实践的结果则是必然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 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 
④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2022年7月,我国科考队在可可西里发现一处当地罕见的大规模“红山脉”。这些“红山脉”主要形成于白垩纪晚期到古近纪,其中包含的丰富地质信息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密切相关,将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演化提供重要支持。材料表明(     
①正确认识世界是正确改造世界的前提
②自然界的形成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④“红山脉”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